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迴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唐·元稹《咏廿四节气诗·雨水正月中》

雨水,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

《淮南子》:(立春)加十五日,(斗)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

壬寅年的雨水为02月19日00时43分,届时太阳将行至黄经330°,记的将月将换为“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立春之后便是春天,春天属木,水乃木之母,木想生发,必须有水,所以立春后需见雨水,不然不以为春。

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继续由南回归线逐渐向赤道靠近。所以此时的北半球在日照时长和日照强度上都在持续增加。随着太平洋海面气温回升加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也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同当地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而古人也将此理解为东风袭来,万物解冻,所以寒气散成雨水。

因此“雨水”表示了两层含义。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雪花渐少,雨水渐多。

雨水时节,天气渐暖,降水增多。但因为此时冷空气的强度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各有不同,所以天气也会变化不定。因此雨水前后也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而且雨水时节是否下雨,也成为了古人预判年景的重要外应。

所谓“雨水有雨,一年多水。”、“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满。”以及“雨水不下雨,秋后饿肚皮。”均是在说明,如果雨水节气没有雨,不是冷空气强就是降水少,也意味着春播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一年的收成。

【雨水·三候】

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动。

随着雨水的到来,万物萌动。自然界也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一候·獭祭鱼】

獭祭鱼

獭,即水獭,因常年生活在水中,大小如狗,所以古人又称之为“水狗”。平日以捕鱼为生。所谓“獭祭鱼”,最早出自《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

立春鱼陟负冰,随着雨水的到来,鱼慢慢浮近水面,所以水獭也开始了自己的捕鱼行动。相传当水獭捕鱼之后,经常将所捕到的鱼排列在岸上,在人们眼中,就像是在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人们把这水獭的这种行为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以示“取鱼以祭天也”。豺獭尚且知报本,何况人乎~~

用“獭祭鱼”做雨水一候,不但符合物候,还有教育意义,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外,水獭排列鱼的现象,有堆砌的表现。所以后来人们也用“獭祭鱼”来形容那些在写东西时喜欢堆砌典故的人。宋《杨文公谈苑》中,就提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写作时,经常引经据典,故此也要常常查阅许多文献。所以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像水獭祭鱼的样子,因此被时人取了“獭祭鱼”的外号。(旧说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册,鳞次堆积,时号“獭祭鱼”。)

让我们看下李商隐的《异俗二首·二》,确实并非浪得虚号~~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

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

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唐·李商隐《异俗二首·二》

人们常说“该干嘛的时候就要干嘛”,如果一候时獭不祭鱼,则事不寻常,必有异象。

《周书时训》曰:雨水之日,獭不祭鱼,国多盗贼。

【二候·候雁北】

候雁北

雁,知时之鸟,故称为“候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

孟春阳气既达,所以候鸟开始北归。

《周书时训》曰:鸿雁不来,远人不服。

【三候·草木萌动】

草木萌动

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

《周书时训》曰:草木不萌动,果瓜不熟。

【惊蛰·雨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我们现在都知道立春之后是雨水,但在汉之前,有一种说法是立春之后是惊蛰,惊蛰之后才是雨水。雨水排在惊蛰前是汉代之后的事情。

在《太平御览·卷十》所载“《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行秋令,则暴雨总至;行冬令,则水潦为败。”

因《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所以汉末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言:孟春以立春为节,惊蛰为中。又自危十度至壁八度,谓之豕韦之次,立春、惊蛰居之,卫之分野。自壁八度至胃一度,谓之降娄之次,雨水、春分居之,鲁之分野。然后知汉以前,皆以立春为正月节,惊蛰为中,雨水为二月节,春分为中也。

认为按《月令》所载,周时立春为正月节,惊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春分为二月中。到了汉代,春季才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为序。

所以晋代经学家杜预在注《左传》“桓公五年,启蛰而郊。”时云:“夏正建寅之月。正月启蛰。故汉初启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及太初以后,更改气名,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以至于今。”认为是在汉初制定《太初历》时,将“雨水”与“惊蛰”的名称互换。

唐代颜师古在注《尔雅》时,也从上说,写到:“(惊蛰)今日雨水,于夏为正月,周为三月。”,“(雨水)今日惊蛰,夏为二月,周为四月。”

那么在汉之后,惊蛰和雨水真的互换称谓了吗?古人的注释真的是对的吗?

其实我们再看回《太平御览》,会发现其中的记录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太平御览·卷十八》所载“《礼记·月令》:正月中气,日在危,昏毕中,晓尾中,斗建寅位之中,雨水之日,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

在这里,其引用《礼记·月令》时,正月中又是“雨水”。

另外我们再看下其他的记载。

《太平御览·卷十七》所载《周礼》则言:凡四时成岁,岁者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中气,雨水,春分,穀雨;夏三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

《太平御览·卷二十》所载《逸周书·时训》曰:立春之日,东风不解冻,号令不行。蛰虫不震,阴气奸阳。鱼不上冰,甲胄私藏。雨水之日,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瓜不熟。

那么从《太平御览》的这三段记录看来,《礼记》、《周礼》、《逸周书》对立春之后是雨水的记录又都是统一的。

另外我们再看回《礼记·月令》,这“始雨水”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鴈来。”

“季春之月......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

在孟春之月和季春之月的相应段落中,记录的都是物候,并未有节气名称。所以在写“仲春之月......始雨水”时,这个“始雨水”,很有可能是春二月“开始下雨”的意思,表示的是物候现象,而并不是春二月“以‘雨水’节气为开始”。

所以由此可见,可能周时也是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为序。至于具体情况到底是如何,等看看能不能找到更详实的古籍史料吧~~

【雨水·春捂】

雨水节气属于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气温较低,而且昼夜温差变化大,因此体弱的人容易受凉感冒。所以不建议一遇气温升高就要急于脱冬衣,要注意保暖防寒。

而且随着春天的到来,阳光照射时长增加,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加锻炼,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提升个人体质。

另外,雨水时节,初雨将下,本身有关节疾病的人易患关节痛,尤其是肩关节、腰关节痛较多,要注意保暖。老人气虚,且骨松体弱,冷气易透过皮肤直接伤腠理。所以此时需要准备夹衣,待天气暖和时,可换夹衣。一层层慢慢减衣,不可以突然换去冬衣。尤其需要注意不可使背受寒,否则会伤肺,导致鼻塞咳嗽,严重者引发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