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节,大都落在吃上,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能吃饱饭为止。

饭都吃不饱,谈爱情,谈理想,谈审美之类的,都不太现实。

因为这个“元”字,在吃的层面上就对应上了“圆”形食品。

比如汤圆。

也是解决吃不饱的问题,过个节,吃顿饱饭,真浪漫。

就好比现在,过节了,节食锻炼,体型保住了,又瘦了几斤,这也是一件浪漫的事。

宋朝以前,元宵节基本都不怎么过。

阴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就叫元夜,也叫元宵,夜就叫宵。

宵夜,又变成了吃的……

很佩服老百姓群体智慧的,什么事都能弄成吃的。

为什么宋朝之后才开始有这个节了呢?

有些人在宗教视角给了一些解释。

比如道教“三元”说法,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

上中下三元,中元节,就是七月十五,鬼节。

下元节,是十月十五,食寒食,纪念贤人。

道教的上元节,对应的是“天官赐福”。

天官是授福禄的神人,天官大帝手执“天官赐福”四个大字横幅,背靠花团锦簇的“福”字,头顶脚下祥云和五只蝙蝠环绕,脚下寿桃,象征着“多福多寿”,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赐予人间。

再比如佛教。

那就是“燃灯供佛”的习俗了。

我估计跟“燃灯古佛”的谐音梗有关。

我研究的不多,咱们简单带过。

其实每一种解释,都是一种哲学上的“他洽”行为。

就是用自己的体系,去诠释这种“聚人气”的行为,从而顺势用这种“气”,发展壮大自己。

宗教这东西,在中国的历史中,总是翻来覆去。

因为统治者,经常会调整宗教政策,比如大范围灭佛运动,历史有过四次。

所以,宗教解释,也只是锦上添花的行为,真正主导习俗的还是主流文化。

这就是为啥元宵节兴起于宋朝的原因。

我们上学时,总觉得儒家是从董仲舒引入朝廷开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我们就觉得,从那时气,儒家就主导了朝廷。

其实不是的!

那时候也仅仅用个“儒术”,用的不是“儒道”。

真正的“儒道”就是从宋朝开始的。

宋朝之后,扣除元朝那一百来年,其他时间都是“儒道”把朝廷与百姓绑在了一起。

从宋朝来时,礼教伦理就开始了。

在北宋初期,妇女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那时候她们还可以出来逛街。

到了12-13世界这个阶段,礼教渗入百姓,越来越深了,这时候,女性的自由就开始受到限制了,尤其是一些未出嫁的姑娘们,那就不允许出门了。

一旦女性不不允许出门,那涉及到婚姻怎么匹配呢?

真的是猜盲盒,盲选吗?

不是的,总要创造一些社会性见面展示机会的。

再往古代时推,有一个节叫上巳节,就是农历三月三。

这个日子,也叫野合节。

未婚男女野外游戏,情之所至,也就一步到位,做繁殖后代的事情了。

现在看这种行为,我们还是觉得不太文明,其实那个时代的都这样,这是符合当时道德的。

毕竟人家当时就是为了鼓励生育。

就这个鼓励生育政策,到了礼教束缚的宋朝,依然重视啊!

野合是不支持了,但这个“灯会”就兴起了。

“灯”,一个火,一个丁。

火为情,丁为情结。

火是源头,丁是结果。

所以,这个灯,是男女从相识到生孩子的过程。

以前,结婚也叫“结昏”,婚礼都是晚上进行,晚上作伴一起睡觉,这就是“婚”。

这个过程中,一直都是“灯”的天下。

礼教越来越严格了,生育还是要鼓励,于是灯会就成了闺女中的女性,展示自己的场合了。

全民逛等会,都是为了相亲的。

父母选儿媳妇,选女婿,小年轻的找伴儿,媒婆最积极,找生意啊!

有的文章,写的是爱情满满,其实很少有什么爱,就像牲口市场选牲口,找找眼缘罢了。

总比猜盲盒好吧!

这就是“元宵节”1000年来的主气。

那下一步,咱们就要说说如何借用这个主气了。

佛道两家的说法,其实都是为了先让人走出来,后面延伸成什么事情,那就是政治与经济了。

我们如果想提升这个婚姻运,那也一样,走出去。

不仅仅是这一天走出去,以后也多参加一些这种聚会场合,多展示展示自己,让别人也惦记着自己,婚姻就解决了。

如果从外物聚气视角来看,我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旺运方法。

天黑后,把家中正南收拾干净,然后点三根蜡烛,放五朵玫瑰,放一晚上就行。

男女都可用。

这样的话,借元宵节的主气,增加自己的婚姻运。

好了,最后祝愿郎才女貌,百年好合。

吃的东西,就不要掺合了,吃多了长肉,影响婚姻运。

时代变了,行为也要跟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