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提升认知,在委屈中放大格局,在难事中修炼人品。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能做的事。”
看过周遭几何, 越来越深刻地懂得,一个人认知是标配,格局是高配,人品是顶配。
01
01
认知是标配
傅盛曾说: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身为好朋友,珍大户从未来就业、专业受众面不广等方面分析,建议李想趁早换专业。
李想却认为不管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就能成为行业翘楚。
就这样李想硬是不换专业,坚持学了四年。
毕业后,还继续出国深造,先留学日本,后留学美国,一路读到了博士后,最后成了联合国特聘专家。
有的人,选择更为普遍、热门的专业,因为适用性广。
有的人,选择冷门的行业,坚持始终,成为凤毛麟角。
是选择稳妥却拥挤的大路,还是选择冷清却少竞争的山路,这两种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认知的不同。
认知决定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也决定了我们人生的结局。
其实,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高,越会时刻反省自己,懂得主动吃苦,主动成长,最后慢慢变得优秀。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低,越是固步自封,偏执狭隘,不思进取,最后依旧是在底层挣扎的普通人。
02
02
格局是高配
关于格局,知乎上有位网友的解读很妙:
格局较低者,只在乎自我,坚持“我要赢,但我要身边的人都输”;
格局中上者,会顾及他人,信奉“我要赢,但我要身边的人一起赢”;
格局最高者,早已超然物外,根本不在乎赢不赢,但因为眼界和实力俱备,虽无所谓输赢,却也绝不会输。
如果说能力决定你能走多久,那么格局决定你能走多远。
格局是一种眼界,是一种胸怀,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听朋友说起一个故事,他们公司一个同事,高学历,海归博士,本职工作也相当出色。
这样的人理应受到重用,但是公司一个接一个晋升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给了其他同事。
他不服气,找领导一番质问。领导也毫不客气地说:
“他们只是学历不如你,为人处事其他方面都要胜过你。 你还是问问你自己吧。”
与同事相处,他高高在上,贬低别人,高抬自己。
领导安排工作需要加班,他很不情愿,带着情绪,还常常抱怨。
格局小的人,容易在琐碎小事中纠缠,自私自利,路越走越窄。
格局大的人,不抱怨,不计较,也容易得人心,活得通透自在。
vivo和oppo的创始人段永平,把公司的股份都让给了核心成员和老员工们持有,自己只占了不到2成的股份,其中oppo只占了一成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