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能 忘 却 的 传 统 礼 仪 文 化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按《周礼春官小宗伯》的说法,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很多礼仪已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然而,依然有很多与我们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礼节风俗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并在生活中可以应用。

坐 立 行 走

坐、立、行走、躺卧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中国古代也极受人们的重视。古人不仅从卫生、保健的角度提出坐立行卧的正确、科学的姿式,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卧如弓,也把它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礼节,作为一种社会公德。

入席是什么意思?

入席的概念,古今的差异很大。古人居室虽有几、案、榻等家具,但在椅子没有出现之前,人们通常是席地而坐。室内的地上铺有草编的席,室内的活动就在上面进行,特别是坐和卧,都离不开席。筵也是一种坐具,用竹编织成,它铺在席的下面,

筵、席合用,其实是说地上铺的二重席,只不过后来专指酒席而言了。席是坐具,当然不能踩脏,所以古人是不穿着鞋在席上行走的,进屋之前必须先脱去屦、履、屐、鞮等,然后才能入室上席,也就是入席。

坐姿中的心理学

古人入席之后,对坐的姿式也十分讲究,即跪地,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

两膝着地,臀不沾脚跟,身体挺直,则为跪。

跪而挺身,挺腰,又称为跽(ji忌,长跪)。

变坐为跽或变跪为跽,则含有起身告辞之意。

箕踞而坐,则是一种轻视对方、傲慢无礼的举动。所谓箕踞,是指坐时,臀部着地,两腿前伸,身体形似畚箕。战国后期,刺客荆轲受燕国太子丹之托,行刺秦王。图穷匕首见,却未刺中秦王。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荆轲知道此事已不可能成功,他靠着柱子大笑,箕踞以骂。正是以这种坐相表示对秦王的鄙视。

所谓坐有坐相。如处于庄重严肃的环境下,则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坐不动);如是比较随和的场所,人们坐的时候,身体可稍稍向后坐;在宴饮时,则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利进食方便。

古人的四种走相

汉刘熙《释名》记有四种走相:两足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走相,才符合礼貌的要求。《尔雅》指出: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意思是说,在室内应类似徘徊般地走动;在堂(比室大的房子)上走动时,步子应小一些;到了堂下,步子就能迈得大一些了;到了门外,就可以快走了;在宫廷里,地方开阔可以跑;而上了路,速度更可以加快到奔跑。尽管古人视趋为重礼,但也不是到处都可以趋的。如《礼记曲礼上》就提到,室中不翔,翔与前面提到的孔子受命接待外宾时的动作差不多,在室内如果还像张翅的飞鸟那样快步行走,就有可能到处碰壁了。

左为贵

古代的礼仪习俗。席位以左为尊。主与客同席,主应居右而让客居左,以表示对宾客的尊敬。古人中的 虚左以待,即空着左边的尊位以待宾客之意

语 言 称 谓

你有没有在读文言文时,对古人的各种称谓傻傻分不清

谦称类

如寡人、孤(王侯自称),臣(官员对皇帝的自称),仆、不才、不、愚、鄙人、某(一般人对人自称),妾(女子自称)。

敬称类

如陛下、大王、皇上(称君),子、夫子、师、先生(称师),公、居、足下、丈、大人(称官或尊长),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以示尊敬。

贱称类

竖子、小子。

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称呼

尔、汝。

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称谓前加从(音znɡ)表示叔伯关系;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另外,加仁,贤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如:仁兄、贤弟等。加家是对别人称自己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词,如:家父。加舍是用于对外人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家人用的谦词,如:舍弟、舍侄。加令是敬辞,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分大小,男女老少,冠以令以示尊敬。如:令郎、令爱。

依 然 在 理 的 名 言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鼓励积极行仁的思想。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一生非常重视仁,认为人人都应该行仁。孔子又认为,在仁德面前,弟子不必谦让于师。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此解释道: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孔子这一思想对鼓励后人追求真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迁怒,不贰过

迁怒:把怒气发到无关的人身上。贰过:重犯过错。不把怒气发到无关的人身上,不能重犯同样的错误。指善于制怒和改过,才能提高涵养。语出《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事实上,我们所讲的不迁怒,不贰过,只是其中的一小点。如果认真地研究起来,这两句话是概括了全部历史哲学,也概括了人类的行为哲学。人若真能修养到不迁怒,不贰过,那是太不容易了。(南怀瑾《论语别裁当皇帝的能受气》)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的伦理思想。意指不学习礼,道德品质就无法树立。孔子非常重视礼的作用,认为学礼是达到最高道德准则仁的重要内容。他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为此,只有学礼,才能提高道德修养。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则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食不言,寝不语

寝:睡觉。指吃饭时多说话不利于吞咽,睡觉前多说话不利于休息语出《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孔子是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食不言,寝不语。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要我们今天的人还要完全照孔子的样子去做,但是,我想一个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的人,总不能说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吧?(楼宇烈《儒家修养论今说》)



更新于:3个月前

评论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学习中华经典传承文化精髓

学习中华经典,传承文化精髓中国五千年来,文人墨客辈出,各领风骚。 传承文化、学习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

抽签总共有多少签

抽签是一项古老而神秘的活动,在宗教祭祀和民间传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还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麻烦和困惑的问题。那么,总共有多少签名呢..

不同版本观音灵签17签

观音灵签作为一种古老的占卜工具,历史悠久,不同版本的灵签在解读上可能有细微的差异。每个版本的第17签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本文将深入探讨不同版本观音灵签第17签的含义..

国学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精英文化

民族艺术藏香传统生活馆感谢您的关注。 中国艺术藏香,以国学为根,艺术为体,文学为枝,香文化发芽生叶。 在这里您可以享受传统文化、艺术收藏、国学、香道、茶道、插花等..

国学文化故事古典智慧的传承与发扬

国学文化故事:古典智慧的传承与发扬一、国学文化故事的起源与发展国学,即中国之学,是指中国自古至今的传统学术文化。国学文化故事,则是指以国学为基础,传承和发扬中国..

家乡文化魅力无穷

家乡文化,魅力无穷在我们的生活中,地方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它是一个地区的历史、风俗、习惯、信仰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是一个地方的独特魅力所在。首先,地方文化..

“寻母文化”与“弑父文化”

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中国老百姓经常会把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父亲给“谋杀”消失了,过于夸大了母亲的作用,体现了“寻母文化”的特性。大家知道岳飞的父亲是谁吗?大家又知..

古典诗词的魅力国学文化故事

《古典诗词的魅力:国学文化故事》一、引言国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古典诗词更是其中的瑰宝。古典诗词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文字的美,更在于其背后..

算命说21年有姻缘

传统的命理学中,算命不仅可以揭示个人的命运,而且还可以经常预测未来的婚姻。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年份,如“21年”,许多人对它是否会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感到好奇。..

国学文化故事走进古人的智慧世界

国学文化故事:走进古人的智慧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国学文化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国学,顾名思义,是指我们国家自己的学术文化。它包括了哲学、..

国学文化故事-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国学文化故事】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国学文化故事世代相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道德智慧。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方式,更..

春秋Q传风水符 传统住宅风水

春秋Q传风水符是一种风水文化传承的方式,也是传统住宅风水的一部分。风水符是指代表气场和能量的一种符号,通过布置在住宅内外,可以改善家居的风水格局,带来好运和福气..

33这个数字的吉凶,33号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33的吉凶33对中国古代来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数字被认为会影响运气,这就是所谓的“三三源”。根据传统文化,33具有吉祥的意义,代表着人们的“..

大学:真正的竞争力在文化的力量

□大学真正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力量□大学文化建设要点之一,是构建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文化应是能够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的完整的价值体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

国学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标题:国学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一、国学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国学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文化体系。它包括了哲学、..

不可小视校园篮球文化

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篮球文化,对师生的积极向上、校园的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中逐渐形成的。我校体育传统特色始于五十年代,在老一辈的..

国学经典研究传承,国学经典传承文化精髓

一、国学经典研究的重要性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塑造国民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学经典的研..

礼仪教育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人文素质落脚点针对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种种表现,我们需增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紧迫感与责任感,深入理解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概括地说,相关教育意..

寒食节追忆古老的食俗传统

一、寒食节的起源与历史寒食节,又称禁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禁火、冷食,因此在这一天,人..

国学文化故事古老智慧的传承与发扬

国学文化故事:古老智慧的传承与发扬一、国学文化故事的起源与传承国学文化故事,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故事源于古代先贤的智慧..

传统诗教:素质教育的抓手

诗教是传统学堂的根基,学诗不仅是识文断字即掌握语言文字的基础,更是全面提升人才素质的必要途径。《礼记经解》云: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

寒食节古礼中的寒食节传统

标题:寒食节(古礼中的寒食节传统)一、什么是寒食节?寒食节,又称熟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项重要节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寒食节在每年..

寒食节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之旅

寒食节: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之旅一、寒食节的起源寒食节,又称熟食节、冷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寒食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为了纪念晋国大夫介子..

学校厕所文化

现在社会,沾到文化二字的东西似乎就变大了,也变得神圣了,令人不可触及。其实文化本身就是人么所创造的,难道一个家长看看自己养育的子女都不行吗?即使那个孩子已是满身..

中国端午文化的发源与继承

[提要]我国南方诸省,往往把农历五月端午节与祭祀伍子胥、屈原、曹娥等联系起来,却忽视了五月端午文化来源于华夏人文始祖伏羲乘龙舟浮渡昆仑,肇始太极八卦原始文明,以及..

李铁:重拾传统的人文精神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坟是一种严重的人格侮辱,即使在今天,主流的社会文化依然认为,强制平坟的行为,是对人之为人的神圣基础的破坏,忽略了中国人历来珍视的人文精神价值..

文化名城建设需培养传统阅读习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不能当“文化问题上的啃老族”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汽车行业方案工作者乔美和法学在读博士赵坤对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格外关心。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传统经典能挽回几许道德

不久前,国内唯一的一套传统文化教程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在北京正式发行。该套教材选编了《论语》、《孙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文献,据课..

易道与天文:文化蕴涵之探析

中国古代天文学,堪称古文明之肇基与渊薮。古代先贤,仰观浩瀚苍穹,俯察方位分野,记录天象变化,确定星宿排列,测算日躔月离,了解黄道白道,标记景昃朔望,创制演进,从..

中国皮影戏-传统艺术的魅力与传承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技艺传承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探索中国道教一场千年的文化之旅

一、中国道教概述中国道教,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体系。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

太极拳与太极文化

太极文化和文化太极,是一个层面上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教授太极拳,不是单单教拳套路,而称为传播太极文化。如果只干巴巴教授一套拳架子,没有文化内涵还是博大精深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