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从一个人的脸色方面就可以大致看出这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而平时我们常说的脸色不好,其实也就是指一个人的气血不足。

气推动着血,如果身体的气血足,生命便会朝气蓬勃,由内而外的美丽。如果气血不足,生命看起来便会萎靡苍白不那么可爱。

而想要气血充足,除了补,先学会别损耗,别挥霍。聪明如你,避免这些,便会省下很多气血。


耗费气血的五种习惯,一定要避免

1、运动不当


运动能让气血通起来,特别是身体有湿气的人,出点汗,特别能把湿气带走。

但是,这只适合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或为饮食厚腻,或为久坐不动,或为思虑过度,但绝不适合于气血大亏之人。因为虚人阳气固摄的功能不足,运动后阳气耗散致气更虚。

另外运动属生发,应该是春夏白昼之事,而现在很多人都是晚上运动健身,看似弥补了白天的运动不足,其实违反了大自然“生长收藏”的规律,只会让人的气血更受伤。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证明你运动有问题了:

运动后感觉疲劳而不是轻松;

月经迟来,量少;

没有食欲,消化不良;

情绪不稳,易冲动;

失眠、多梦、嗜睡,醒来脑袋昏又沉。


2、饮食不对


01. 狼吞虎咽,吃饭速度过快,食物就没有唾液的包裹,大块地囤积在脾胃中,白白消耗身体的气血去消化他们。

02. 重口味,越有味道的食物越是要消耗精气去运化。现代人尤其喜欢重口味,辛辣过多,耗气伤神。而吃粗茶淡饭越有味道,才是身体强健,元气足的表现。

03. 不吃五谷,很多时候,我们最先舍弃的,往往是你最不该舍弃的东西。比如,五谷。「五谷为养」,最养精气神,也最养气血。


3、情绪不良


不良情绪,对人体气血消耗是最大的。要知道,我们每个起心动念,谋虑也好,忧思也好,生气也好,烦恼也好,都在消耗气血。

现代人的问题是大脑用过度了。我们都知道,修行之人多无病且高寿。道士辟谷,从这一点就可以反证,世人靠吃补品吃营养去增长气血乃是迷途。

修行人修什么?修的是心,他们的法门说到底是静心的法门,六根清净,说到底是一个减字。


4、节奏太快


现在人什么都讲快,成名要快,吃饭要快,坐车要快,说话要快……要知道,快就要剧烈的消耗能量,后果必定是死得也快。

但人类的趋势注定是会越来越快的,因为工具在发展、技术在发展。可我们的身体跟得上吗?我们的气血功能跟得上吗?

所以应该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这才是一种蓄积能量的状态,才能够把气血养回来。

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气血的。什么叫刺激?就是瞬间点燃能量,让自己兴奋起来。比方说,喜欢吃麻辣、打麻将、打游戏、炒股票、饮料喝冰的,这些做法都是日常寻求刺激的行为,极大地透支人体库存的元气。

5、熬夜


熬夜是消耗气血的主因,这个大家听得非常多了,因为晚上主阴,白天主阳。

血就是阴,晚上是养血的时候,你不睡,怎么可能不气血亏呢?晚上很疲倦的时候洗澡也是很耗气血的。


试试五个中医调理步骤

中医认为,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供大家参考。

1、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2022-12-02 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