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河南台的“端午奇妙夜”在如今晚会已有些没落的年代,再次刷爆各种视频号、微信号、微博。疯狂传播的起源是一个短短100秒的舞蹈——祈。
舞者以洛水神女的姿态,在水下如梦幻般舞蹈,完美还原出本该只在壁画、特效、文字浮想中才会存在的仙女之姿,婉若游龙、翩若惊鸿。
令人耳目一新的拍摄制作效果,扑面而来的古朴文化气息,一下俘获了所有的赞美。
当央视春晚都选择流量明星唱歌跳舞,而不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美,能看到这种舞蹈实在是件难得幸事。
当看到这节目出自河南台时,我立马也联想到今年春节时同样有刷屏效果,同样充满文化气息的河南台春晚《唐宫夜宴》,这个节目从各大卫视的春晚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大黑马。
传统又新潮,古老又独特。
时过半年, 各大卫视的春晚节目中还会被人想起的,让人时不时去重温精彩的,也只有河南台春晚了。
方锦龙参加河南春晚
河南春晚 B站评论
年前还是说河南春晚杀疯了,现在是河南台杀疯了,不只是在春晚通杀,而是在每个传统节日里教其他电视台怎么做晚会。
但若对河南有了解的话,又会感觉其他卫视能学到此种精髓的难度会大很多,因为河南的一些优势是想学也不一定能学的。
毕竟“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河南,文化沉淀之厚重,不是谁都能比得上的。
所谓“五千年中国史,三千年在河南”。
某种文化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以及千年难遇的大运气,河南在这方面运气一直很好。
1.
河南地处最神秘的北纬三十度到北纬四十度之间,这是世界上各类文明的起源纬度。得天独厚的温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而民以食为天,粮食永远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崛起的第一步,只有稳定的气候和环境才能让人类定居,这是社会形成的第一步。河南自始至终都是粮食大省,这是其“天时”条件。
至于地利优势,就是老生常谈的“天下之中”了。
大禹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于九州中心,又称为“中州”。“豫”便是河南简称,东接山东、安徽,北接河北、山西,南临湖北。
居天下之中,就意味着四通八达,是天下人口流动的枢纽。仅仅河南洛阳就被称为“八关都邑、十省通衢”,这种地利优势带来的是大量的“人口红利”。
当然,也并非交通便利就一定能发展成政治文化中心,比如徐州也自古就是四通八达之地,也是历史悠久,但因为其广阔平原造成无所依靠、无险可守,沦为四战之地,遭遇最多的是战火。
战略位置重要,却难以全面发展,这便是先天地理位置的缺陷。
从风水学角度来说,有靠有朝、有辅有佐才是真正的王道之地,四战之地不可取,必须有难以被围攻的地理优势作依靠,再有四方来朝的辐射深度,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
这种要求下,一般就要背靠山脉、高原,面朝平原、河流。从地理学来说,最佳位置就是中国地形图中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附近,即北起大兴安岭,自北向南分别经过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图源 星球研究所
这条分界线上,往东是地势地平的平原辐射地带,土地肥沃的产粮区,水陆交通相对便利许多。
往西则是崇山峻岭或者高原地形,地形的过渡造就了许多知名天险关隘、防守名城,比如居庸关、紫荆关、娘子关、太行八径、函谷关、虎牢关、襄阳城等。
从中国关隘分布图上来看
大部分重要关隘都集中在这条线附近
在这种地形下,如果再有一定的山水环抱格局,让山水龙气不涣散,那就是顶级大城市的格局,这就要再加上一个条件——有天然河流流过,形成凹进去的地形,从而内部水龙顺畅,外围群山拱卫。
整个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符合此种情形的有京津地区、关中、洛阳盆地、南阳盆地、江汉平原。
而江南多山,南阳盆地与江汉平原的辐射效果略显不足,割据一方可用,但要统领天下却差了口气。
所以这条线上,陕西关中地区和河南洛阳盆地附近,才是古代最佳风水宝地,连北京都要往后稍一稍。
以上先天地理优势让河南成为中原腹地,但让河南能玩出这么多花样来,却要归因于他的文化底蕴。
2.
大中原文化自古被奉为“华夏正朔所在”,河南则是中原文化的起源地,我们公众号所注重的易、道、佛,都与河南有关联。
研究易理的都知道,易学门派无数,但论起源都离不开河图、洛书。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洛书是中国的“宇宙魔方”,也是太极八卦、易经卜算、风水玄学的源头。
龙马负河图,于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跃起。神龟驮洛书,于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两者均出自洛阳地区。
这是易学的起源,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中华文化的起源。
河图、洛书之后还有两位重量级易学人物——伏羲、周文王。伏羲创先天八卦后,周文王又推演出了后天八卦和六十四卦。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被拘禁作周易的地方叫“羑里”,现在的河南汤阴北。
道家老子的出生地虽然在河南和安徽之间有争议,但老子学问成熟、成名基本是在洛阳国家图书馆里。后来老子骑牛西出河南函谷关,创作五千言《道德经》,便是道教万经的起源。
老子骑牛图 / 毛国伦 绘
佛教在中国的起源相对较晚,要到东汉时期。
东汉汉明帝有天做了个不太一般的梦,他梦到有个金人头顶着白光绕殿飞行,而后升往西天而去。
汉明帝觉得这梦很奇特,便召集大臣来解梦,其中有人说道:“天竺有神名叫佛,陛下梦见的金人准是天竺的佛。”
汉明帝
那时候中国只知道西方有佛,但并没有更多了解,甚至不知佛长什么样。于是明帝派出了中国第一批取经团。
取经队来到万里之外的大月氏国,正好碰到在那弘扬佛法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并见到了佛经和佛像,便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布教。
二位高僧应邀前往东汉,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认定佛像就是他梦中的金人,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
后来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此后“寺”便成了中国寺院的标准称呼之一。
白马寺
摄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是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相继又有多位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此后一个半世纪里,共有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佛在中国传播有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这是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一笔,至于后来的龙门石窟和嵩山少林,都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以上便是中国易、道、佛的起源,可以说都诞生在河南。
当然,“起源”不是重点,“传承”才是。
而河南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虽然也留了一些糟粕,但大体来说还是优秀文化居多。
3.
洛神舞蹈的名字叫作《祈》,祈这种传统,便是河南很重要的传承文化。
祈字,从示,从斤。
“斤”字本意是斧子,凿刻之意,“示”则指“祖先、神”之类,“示”与“斤”联合起来表示——求祖先/神明为自己凿破困境。
这就是祈祷、祈福,具体的表现就是去寺庙祈福、祭祀。
火神庙会
古代河南庙会盛行,所谓“三里一集,五里一会”。如今依旧有强大的农业经济,庙会数量依旧庞大。河南庙会的规模在外省很难见,如淮阳太昊陵庙会、浚县古庙会、道口火神庙会、郑州城隍庙会、开封万岁山春节大庙会等,都声名很广。
以淮阳的太昊陵庙会来说,淮阳古称“陈州”,传说是女娲造人的地方,也是太昊伏羲建都的地方。
太昊陵也叫太昊伏羲陵,祭祀对象就是伏羲,每年春节以及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三都有隆重庙会。
太昊陵庙会
据史***载:淮阳春秋时已有伏羲陵墓,汉代以前在陵前建祠,唐太宗李世民颁诏“禁民刍牧”,宋太祖赵匡胤诏立陵庙,自此始有固定的供祭之日。
至明清两代又屡加修葺扩建,太昊陵规模宏大,华彩璀璨,伟美壮观,朝祖庙会更加红火,热闹非凡。
太昊陵庙会,单日客流数可达几十万
现在太昊陵庙会也是各种活动不断,还有民间艺人表演,以及一些充满民俗气息的商品,比如上非常抢眼的泥泥狗。
淮阳泥泥狗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泥玩具总称,叠用两个泥字,前一个“泥”字意思是用手传揉,含亲呢之意;后一个“泥”字是指材质为泥。
泥泥狗又称“陵狗”或“灵狗”,题材不仅限于狗,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各种形象大约有200多种。多是造型古朴,纹络神秘,有比较明显的女性生殖器官纹络,传承于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
淮阳泥泥狗
太昊庙会又称“二月会”,古代的农历二月为仲春之月,其实也是情爱之月,《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也,奔者不禁。”
仲春二月,春回大地,万木复苏,男女相会结合,与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类似,都是对男女情爱、婚配的一种宣传。
另外这种色彩鲜艳的泥塑也有巫傩特色,《史记》记载陈地好巫,巫术文化通过泥塑代代传播,虽然真正的巫术内核逐渐剥离,但形式却流传至今。
不管是泥泥狗还是各种祭祀环节,其内涵可能已少有人知晓。但只要形式存在,就肯定会有人会知道其中意义,文化内核也就不会断绝。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千千万万,当今各种影视、晚会节目也是其中之一,但大多粗制劣造或者徒有其名,真正用心打造的依旧依然稀有。
如《祈》《唐宫夜宴》《丽人行》之类,既让人惊艳,又充满内涵的,这才是真正值得大众去观赏、去传播……也是每一个拥有文化传承的地方,都需要尽力去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