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字?惜字?习字的日星铸字行

全球唯一的正体中文铸字行 复刻千年之美

作者:谢佩君

日星铸字行老板张介冠。铅字不耐碰撞,张老板示范检字的方式,格外讲究维持平稳的手势。(《停泊栈》期刊)

走进台北市西区的太原路巷内,“日星铸字行”隐身在一群建筑样式相仿的公寓里,几片旧式雾面玻璃门后,陈列一排排铁架木柜,比人还高,微微倾斜的柜子里,放了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铅字,即便是没有刻意装潢的空间,仍让初次造访的人仿若置身另个时空。

这间全球唯一的繁体中文铸字行,创立于1969年,老板张介冠从父亲手中接下家业,在活版印刷还兴盛的年代,铸字行的任务就是铸造铅字,供印刷厂使用。1981年数位平版印刷出现,短短10年就全面性地取代活版印刷,同行纷纷歇业。当2001年台湾最大的铸字行结束时,许多人问张老板打算撑到何时?

“如果铸字行没了,活版印刷也会跟着结束。”张老板回应只要还有印刷厂需要铅字,日星就会继续陪伴他们。同时也萌生了要保留这份产业的念头,让自己的子孙有机会知道家族经营的产业,以及铸字行为人类的文化进程提供了什么服务。

在所有铸字行熄灯后,日星能持续运转至今,除了营业场所是自有的,少了租金压力,主要是因为张老板兼具经营和铸字的技术,所以不用再另外聘请铸字师傅。而他年轻时也学过机械制造和器材维修技术,铸字机坏掉也能自己维修。

架上密密麻麻的铅字。

每个字都是一幅山水画。(《停泊栈》期刊)

目前日星的零售铅字有楷体、黑体和老宋体,每样字体又分为七种大小,最大的称为初号,接着是一到六号。这三样字体各有其特点和美感,楷体常用于正式文件或表格;黑体较厚重,多用于标题;而老宋体的辨识力和阅读性较高,适用于长篇文章。

张老板娓娓道出铅字的制作过程:“老师傅拿着刀具,直接在铅胚上刻出反字,再以电镀方式做出铜模,最后用铜模铸铅字。一套字体通常会由三至五位师傅共同刻,并由一位资深师傅做整体的调整和修饰。”相较于工整、精准的电脑字体,铅字保有手工的温润,往往一个竖笔就有很多粗细变化,每个字都是一幅山水画。

每个铅字也有自己的身世,例如:中国宋朝因文学兴盛、宗教普及化,需要大量印刷模板,于是发展出易于雕刻和阅读的老宋体。就字体结构而言,日本的民族性让他们制作出品质优异的老宋体,目前日星使用的老宋体铜模就是从日治时期流传下来。

日星铸字行成立于1969年,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繁体中文铸字行。(《停泊栈》期刊)

用“铅”字结“缘”

“铅”和“缘”两个字的台语读音相同,因此许多人会送铅字来与人结缘。日星的铅字售价不高,同样铅字在日本要花5-10倍价格才能购得。问及:“是不是想过提高售价,来减低经营压力?”张老板认真回应:“现在还有很少数的老师傅和印刷厂以很高的成本,勉强延续活版印刷,一旦提高铅字价格,他们更无法和平版印刷竞争。如果只提高普通客群的零售价,那也会对来参观日星的人感到不好意思。”

日星的铜模已用了40-50年,早期因经济限制,无法订制高品质的铜模,模具本会随时间自然损坏,加上重复使用,损坏程度超乎预期。今年他们发起《字体铜模修复》募资计划,所得资金将用于培训专业修复师进行字体铜模修复,以及购置刻制铜模的CNC雕刻机。

开放民众参访铸字行、零售铅字、举办工作坊、进行铜模修复计划,莫非是希望更多人有机会认识铸字和活版印刷产业。对65岁的张老板来说,如何传承技术和技艺,给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甚至能发挥专长以此为业,进而创造出永续发展的小众市场,是经营铸字行最大的使命。

──转自万海航运慈善基金会《停泊栈》期刊60期

评论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