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赏析: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个过渡。可怜,可爱。九月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看似随意写来,实际很重要,让读者明确感到时间在推移,继续观赏后面的画面。

  最后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说: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秋天的江边夜色降临,空气湿润,草木上都凝结起露珠,“露似珍珠”,写出秋叶特点。九月初三,月亮刚出现,还是月牙儿,弯弯的,所以说像一张弓。“月似弓”,进一步点出月初的秋夜。这句重点写了秋夜露珠和新月,连用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描绘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更新于:2023-01-11 14:43

评论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乐天”长寿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生逢乱世,一生坎坷,中年亲人零落,但却以多病之躯活到75岁,其中原因值得探讨。白居易认为身为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

唐代试赋中的道家文化功能

道家文化对于李唐帝王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唐人封演指出:“国朝以李氏出自老君,故崇道教。”[1](P2)甚至唐高祖一度敕令“老先次孔”。李唐帝王不仅尊老子为“太上玄..

国家不幸诗家幸:那些跪舔的马屁“诗人”

新冠肺炎期间,这些诗火了!网友:这也算作家?向来热衷于说人话、做实事,不过自从疫情以来我看到的这些妖魔鬼怪实在太多了,总想着跳出来骂他们几句,否则如鲠在喉实在难..

诗人玉屑卷1

诗辨第一 沧浪谓当学古人之诗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生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

诗人玉屑卷2

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五言起于李陵、苏武,〔或云枚乘〕七言起于汉武柏梁,四言起于汉楚王傅韦孟;..

白居易:宰相是一种生活方式

1、《资治通鉴·249卷·唐纪六十五》:唐宣宗曾命令宰相白敏中为女儿万寿公主选择佳婿,白敏中推荐了郑颢,当时郑颖已经与名门望族卢氏家族的女儿订婚,郑颢迎娶已走到郑州..

戏说唐代以前的男性审美

按:我最近经常通过身边的事物,拓展一下视野。本来很想发一篇关于文曲星的笔记,但是在检索有关文献的时候,发现难度竟然很大。比如要了解天文、历法等背景知识,要搞清楚..

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中秋》赏析

《中秋》唐代 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译文: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没..

隋代诗人薛道衡诗《人日思归》赏析

《人日思归》薛道衡 〔隋代〕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译文:入春才刚刚七日,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归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但是..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秋下荆门》赏析

《秋下荆门》唐代: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译文:荆门山秋来霜降,树叶零落眼前空;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此次..

唐代诗人白居易七言绝句《僧院花》赏析

《僧院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将深奥的华严义理赋予一株芳树,在愉悦的审美中,抒发诗人的禅悟。体现出了诗人深厚的遣词用字功力和佛学造诣。《僧院..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诗《天上谣》赏析

《天上谣》李贺 〔唐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绶..

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五首》赏析

《渔歌五首》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篛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

清代诗人查慎行诗《晓过鸳湖》赏析

《晓过鸳湖》查慎行 〔清代〕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译文:清晨的风催促我挂忱符,春天乘船在江面行驶,两岸长满绿草好像与整..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诗《霜月》赏析

《霜月》李商隐 〔唐代〕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

唐代诗人常建《宿王昌龄隐居》赏析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唐代〕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译文: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

唐代文学家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赏析

《在狱咏蝉》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诗作。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

唐代诗人钱起诗《送征雁》赏析

《送征雁》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借写大雁远飞南方之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思乡愁绪。全诗摹情写状,十分逼真,首尾呼应,衔接紧密,境界凄清,情感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