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六月安夏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做人平心定气,做事脚踏实地。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中国泱泱千年,所出圣人不过两个半,而其中就有王阳明和曾国藩。

王阳明,一个文武双绝的旷世奇才。

他将信仰与思想熔炼于一生的漫游中,从心求索,悟得大道,成为当世“第一流人物”。

曾国藩则不同,他“余性鲁钝,秉质愚柔”,却硬是凭借着踏实笃行,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

作为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给予我们做人的无尽启迪:人生风雨无数,你若内心安定,自然无惧一切。

而从千古名臣曾国藩身上,我们则可习得做事的智慧:

天道忌巧,不走捷径的人,方能铸就成功。

01

做人王阳明:心定则安。

《沉思录》中写道:“灵魂不可焦躁不安,日子才能平稳无忧。”

人这一生,为了生活奔波忙碌、为了家人负重前行,免不了是非对错,少不得烦恼纷争。

倘若内心动荡不定,就会很容易被俗事所困扰,终日惶惶,找不到出路。

内心沉稳安定,才能在纷繁的世界中急事不慌、难事不惧,笃定从容。

说到底,人这一生最大的修行,就是修心。

34岁那年,王阳明为宦官集团所迫害,因言获罪。

挺过了四十廷杖的伤痛和屈辱,熬过了诏狱铁窗的凄寒苦冷;

度过了贬谪之路的生死激流,穿过了晓行夜宿的万水千山。

他与三名仆从,终于到达了瘴气弥漫的贵州龙场。

虽然心理早有预期,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众人震惊:“居无公室,惟累土为窟,寝息其中而已。”

偏僻的龙场,竟是连房子都没有的蛮荒之地。

随行之人纷纷委屈落泪,可王阳明却异常豁达,还兴致勃勃地经营起了生活:

他累土作阶,茅草盖顶,用荆棘筑起小院的篱墙,为众人建起一处安身之所。

他亲自做饭,与家仆分而食之,并相视一笑,自得其乐。

他还会吟诗唱歌,用一首家乡民谣,暂排大家的病痛忧愁。

外界的苦还是那个苦,他却视之为无物,手挥琴弦,目送归鸿,畅游于丰盈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度过了这段至暗时光。

就像他在《传习录》中写的: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人生在世,难免有诸多困厄:求学的艰辛,事业的顿挫,情感的失意,生活的窘迫……


许多人面对生活的巨浪,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在挫折中渐渐沉沦。

有的人,却能乘风破浪,把命运的苦酿成生活的甜。

人生苦乐,终须自渡,而命运的定盘针,其实就在你我心中。

修一颗平常之心,才能不忧不惧,冲出磨难的逆流,抵达自在无碍之境。

2023-01-11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