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它涵盖了物质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科技文化、社团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

我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工作中,牢固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以此制定实施泉州市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又有特长的实小学生,创建了明荣知耻、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和谐校园的内涵。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曲一:寻芳陌上花如锦因校制宜,优化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它包容着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学校根据地理环境和现有的建筑、场地、经济条件,按美的规律规范校园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从校园整体规划到一个具体的建筑式样,从一个雕塑制作到一块标语牌的设计,从一幢楼的命名到一个园林小品造型,都蕴含着育人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一)校园环境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我校根植于林木葳蕤、秀冠东南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其 前身是创建于 1934年的 卓然小学 。 学校地处秀山碧水的清源山脚下,南枕钟灵毓秀的泉州古建筑威远楼,北边紧靠泉山门和泉州旅游购物街,而学校正对面是风景如画的中山公园,早在校门改造时,我们放弃了可以开店增加收入的机会,预留 1亩多空间搞三级绿化,也使师生出入更为方便。 2003年围墙改造时,我们采用了外与北门街建筑风格相协调,内能体现学校五彩生活的围墙装修方案,使学校与周围环境协调。在天时与地利的滋养下,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使我们既润泽着名城泉州所积淀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又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的流动与便捷。实小人用自己的努力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绘上了亮丽而浓重的一笔。

(二)校园建设体现育人的理念

校园建设是一门艺术,它通过造型与空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走进端庄、简洁的校门,绿树红花,长藤软蔓,校雕喷泉,富有现代气息的橡胶球场与跑道,尽展校园现代之美。拓颖楼与启慧楼携手并肩矗立在实验综合楼的北、东两侧,三楼互联一体。楼前尽量留足学生活动空间,整个校园分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楼中有楼,景中有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与育人中拓颖与启慧息息相关。

感受着校园建设布局整体美的同时,各建筑的育人功能定位也是我们的匠心所在:在教学区的建设中,学校先后投资二百万元,建设了以太交互式校园网,网络教室、班班多媒体教室、进一步完善音乐室、实验室、生态园、美术专用室、语音室、乐器室、舞蹈厅、电子屏幕等教学设施,为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孩子们嬉戏于美如诗画的校园中,置身于朗朗书声的课堂中,如沐春风,赏心悦目,耳濡目染,心灵亦得到净化、美化。

(三)环境布置师生自主

我们力争把校园建设成一本活的教科书。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体现我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建设中,我们注意发挥师生共同参与的主体性。绿化小品、校雕等都由教师自己设计。教学楼命名发动师生参与。一个个校园宣传栏和专用室展示橱窗轮流展示着学生自己的作品。孩子们每天到校,一抬头就能欣赏到心手达情的书法作品,品味到诸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志者事竟成、幼不学老何为的励志警句名言;触目便能尽收五彩斑斓、主题稚嫩纯真美好的壁画作品,而其作者都是自己身边亲切可爱的同学。临渊羡鱼,入林悦鸟,在欣赏、品味、诵读的同时孩子们内心也升腾起对真善美的渴求,升腾起对成功的信念,其教育之神效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曲二:天高任鸟飞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另一层面就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各种文化活动。我们将常规性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有阵地、有载体、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有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艺术节、读书节活动。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安排校园艺术节、读书节。我校的艺术节活动不限定在几天或一周时间内,而是将各种综合艺术活动统筹安排,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学期有小结,学年总展示,展示结合表彰、总结。如今学校所指艺术节,其实就是展示表彰阶段的安排。但更多活动是在平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系列艺术教育活动中得到熏陶。现学校小百灵赛歌会、小乐手习奏会、学生才艺表演、小书法家轮展、自编小报轮展、小蜜蜂读书、征文活动等,已成为学校传统活动,吸引众多的学生参加。

庄重神圣的升旗仪式。每逢周一早上,当阳光初照,学校鼓号队同学昂然奏乐,小旗手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昂首挺胸地走向升旗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全校师生的专注神情下同太阳一起冉冉升起此情此景在孩子们心中升起的不仅仅是国旗,同时升腾的是信仰与憧憬。

千人一绳活动。学校根据场地小、生源多的实际,开发《人人巧用一条绳》校本课程。每月从体育课中排出一节作为跳绳指导课,每周安排 1-2次早操为全校跳绳时间。平时要求学生每天课外用 15分钟进行跳绳练习,每年组织开展人人参与的全校跳绳比赛和趣味跳绳游戏,评选学校跳绳大王、花样跳绳大王。我们还鼓励学生通过课内外的学习,掌握两种以上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现全校学生每天都能利用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参与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锻炼时间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千人一笛活动。学校充分发挥教师优势特长,开发《人人学习一种乐器(竖笛)》校本课程。编写教学纲要《我的音乐小伙伴竖笛》,传授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并结合闽南民歌、南音等乡土音乐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本土优秀音乐文化中,拓宽审美视野,了解、热爱家乡的音乐文化,陶冶艺术情操,提高艺术素养。三年级以上音乐课每月安排一节进行竖笛教学,每年开展专题展示活动。现三~六年级学生人人都会吹奏竖笛。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其它乐器,掌握多种乐器技能,丰富表现力,提升审美素质,陶冶了情操。现全校有 300多名学生能掌握 2种以上乐器演奏技能。 2006年 3月,学校面向全市举行开发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题研讨活动,展示千人一绳和千人一笛活动成果,受到与会 200多名同行的肯定和赞赏。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分别作了采访和专题报道,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贯彻落实了教育部提倡的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 2+1项目的要求。

每周一诗(童谣) 诗歌童谣是孩子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地。编、创主题健康文明,形式优美的童谣是开发孩子精神领地的重要方式,亦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处亮点。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前由学生上台向全校师生推介一诗,星期五早操前全校复习检查。每周一诗的内容可以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作的新诗、童谣等,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传统精华,积累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随着班级童谣、班歌,校级童谣、校歌的编创,全校掀起了童谣热。在省、市童谣征集比赛活动中,我校学生龚晔同学的作品《过大年》、 林家阳同学的《智松鼠笨老虎》等荣获一等奖。 童谣创作小作者 谢晓路、黄河、林家阳,应中央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之邀做客央视,交流童谣创作体会及成果,获得广泛好评。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节目中播出。 本学期,我们又围绕学习宣传******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了校园新童谣、儿歌的编创,人人诵读、表演《 八荣八耻 拍手歌》。

英语口语交流平台。 每周三早操前向全校学生介绍 2 ~ 3 句常用英语。如问候语、课堂用语、交流用语,学习用语、天气变化用语等,作为英语课课外必读材料。要求本周每天必说,由科任教师和科代表负责落实、检查。期末口语测试选取相关内容进行检测。长期积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创设良好英语语言环境。

(兴趣)特长培养活动。根据学校辅导力量强,人才多的实际,开发教学资源,将传统兴趣小组、特长生培养活动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学校每周五下午 3: 10 4: 00开设特长兴趣(技能)培养活动,提高组队共有 20多个活动项目,参加活动的学生自主选择与班主任推荐、辅导老师选拔相结合,每年可轮换。活动组中包括希望田径队、篮球队、跳绳大王、小门球、书法提高班、美术提高班、舞蹈组、腰鼓队、合唱队、乐器队、电子琴班、拉丁舞兴趣组等 12个体育、艺术专项技能特长培养活动组。活动小组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学生人数、定活动内容,活动质量较高。学校人才辈出,每年有上百人次学生在全国、省、市级体育、艺术比赛中获奖。日本、土耳其、法国等外国朋友多次莅校参观学校兴趣(技能)教育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利用校园网,构筑信息交流平台。校园网的建设开拓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也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的文化宣传阵地。在这里,领导与师生家长交流管理思想与办学理念,教师交流教育心得与感言,孩子吐露学习心声与成长困惑。网站设有师生、家校互动的留言板,生生互动的小作家交流平台,师生互动的悄悄话信箱和心理辅导等。校园网中的红领巾广播站与红领巾电视台也以班级轮播的形式定期向全校开播,让实小人在沟通、交流、互动中轻松地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质。

开展雏鹰争章、评选十佳、竞选大队委活动。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精神之家。两年一次的十佳少先队员评选活动,每年一届的自己干部自己选大队委竞选活动,旨在促进每个孩子不断进取,体验成长过程的雏鹰争章活动,每年都有近 2000多人次可争章 5800多枚,最多获得者达 32枚。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培养了孩子们自主、自立、自律的精神,也蕴育了孩子们民主、进取的意识。。

曲三:共上下而求索培育共同的教育信念与价值追求。

双塔屹立,古榕长青,爱拼精神激励着我们。如校歌所言, 在长期的办学中,实小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实践托起了共同的教育信念与价值追求,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在。学校以三个代表作为教育创新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以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实验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校,教育教改的特色校为目标,实验创新, 用自己的教育实践书写着这所中国名校的风雨历程与卓然文化。主要措施如下:

(一)培育开拓进取的校园精神

实验小学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实验两字。创新与开拓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两个巨轮。学校在扎实抓好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从各科教改同步开展到率先自主选择实验教材、参与课改实验;从首批参与争创文明学校到省示范小学、省实验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从十配套建设到建设校园网;从参与内部管理改革到办学体制的改革,学校每一次发展都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都是开拓进取精神的最好诠释。 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 加速了实小这所老校名校的成长,形成团结、奋进、求是、开拓的教风。

(二)构建学习型校园,倡导学习研修精神

学校是教书育人场所,经过长期培养,我们在学生中倡导的乐学、会学、学好、学活的学风已被社会所公认。然而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自身的学习提高同样必不可少。我们以校为本,学研并行,通过个人自学树意识、通识培训要先行、岗位培训打基础、加强研讨教中学、课题研究交任务等学习、研究形式,让教师边教边学,边教边研,校园中弥漫着浓郁的研习氛围和清新的书香气息。

学校根据师资培训规划,统筹安排教师的岗前培训、岗位学习、学历提高、教学评优、脱产进修、教学研究等。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达标培训,实施中华世纪园丁工程,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市、省、全国研修培训,通过压担子、交课题,给任务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平时,落实教研制度和中心发言人制度,互相研课、听课、评课,组织自愿签订伙伴教师协议, 互帮互学,共同发展。 每学年定期举办优秀青年教师、校课改先进个人、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在教师中大力倡导读书活动,要求教师每学年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感言)。 开辟 教师论坛,构建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在每学期举行的精彩的教师论坛上,老师们就教育问题、教学困惑及学习心得,或唇枪舌剑地论争,或声情并茂地陈述,他们的才情与智慧蕴育了浓浓的校园书香。

学校还制定《泉州实小课题研究管理条例》,逐步完善课题研究论证实验验收深化推广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以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实践中,各学科都提出了研究的专题。十五期间,学校课题未来教育课程、教材可行性、实效性实验报告,获泉州市首届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在全国新世纪教材实验交流会上作专题发言。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教师参加全国新世纪教材优质课评比皆获一等奖。中央电视台已两次播出有关学校课改实验的采访节目。 学校现有国家级课题 2个,省级课题 2个,市级课题 6个。上学期三个市级课题顺利通过市教科所的结题验收,《自主选择、主动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主动发展研究》被评为市优秀课题,与《构建校本研修制度的探索》一并被评为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本学期,学校又有 3个课题被确认为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第一批 ) 立项课题。 2002年来有 33位教师的优质课(研讨课)获全国、省、市各级表彰,有 110位教师的 113篇研讨文章参加省级交流或 CN刊物上发表,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 他们教研成果多次参与全国性研讨会交流或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也积淀着芬芳的校园研修文化。

(三)突出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精神

我们把人置于教育和学校管理中心,重视主体意识的张扬和人的积极性的发挥。老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双主体,在学校管理中应作为主体参与者的角色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因此,学校树立开放性、发展性理念,管理目标由注重教学成绩向促进师生全面发展转变,管理方法由单一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从而体现校本管理的多元性、民主性、全面性。逐步形成现代学校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和谐发展。

1 、以师为本,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

学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因为制度完善、公正本身就体现着一种文明,而遵纪守规也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师生全员参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确保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机发展,协调一致。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出勤制度、行为规范制度、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如:《泉州实小管理章程》、《泉州市实验小学规章制度》、《教职工考核奖绩办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泉州市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引入激励机制,教师工作量和工作实绩、工资奖励、评聘职称挂钩。报酬、奖励向重、难教学教育岗位倾斜,定量定性考核结合,学期考核奖励学年综评定级,并记入业务档案。

学校虽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仅把这些制度当成要求和制约,把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管束,那就是一种硬性管理。因此,我们加大人文管理的力度。注重创设学校软环境,充分启动内部活动力,变教师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实现学校管理下教师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达到趋向于自主管理的境界,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

人本管理的目标取向是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学校合理配置学校教师资源,安排进岗履职考虑教师间的优势互补,自主选择和合理安排相结合,尽量为全体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和舞台。并从教师需求出发,及时满足教师在学习、晋级、评优、深造、提升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要,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其中精神层面的需求尤为重要,即教师能否得到信任、尊重,自我价值是否得以实现。因此,学校努力营造宽松、融洽、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正确引导竞争,常用换位思考方法促进领导和教师间相关理解、沟通。充分利用目标的激励作用,把个人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从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教科研工作、个人专业成长等方面关注教师发展。学校推行名师工程、设立教师专业成长自评档案,为教师们创造条件,让教师们承担具有挑战性又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和潜力。

学校还按照民主管理的要求,增加办学的透明度,让教师平等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听取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智慧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也激发他们主人翁的意识,使他们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教育事业的共同责任感,形成强大内聚力和整体合力,促进全体教师协调合作、和谐发展。

2 、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一切育人工作都应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大力倡导师爱教育,要求教师要花更多的心血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学习上跟不上的学生;在班级中没地位,常受人批评、指责的学生)以极大地热情引导成长中失衡学生。(有心理结症的学生;学习上严重偏科的学生;学习好体质差的学生;学习好表现差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组织学校各项活动时,我们力争做到:学生参与面要广,轮的机会要多,表彰奖励多样化。如表彰奖励学生,其原则是:全面、客观、激励。体现面向全体,参与就有进步,提高就要表彰的指导思想。学校设立:三好生、 攻关奖、十佳队员、拼搏奖、小白鸽、小巧手、小蜜蜂、艺术奖、小雷锋、小红花、大雁奖、俭朴奖等十二个奖项,连同雏鹰达标章共三十五项。除十佳队员外,评比不再按比例限定人数, 只要符合评选条件和程序即可表彰。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有些项目如:小蜜蜂奖、拼搏奖、攻关奖等按学生不同能力分级评优表彰,以激励更多的学生不断进取。每年都有多达 1800人次学生获奖、受表彰。

在全校学生中推行素质教育袋。每位学生每学年一袋, 内装能反映学生在一学年学习中德、智、体、美、 劳等各方面取得成绩或体现进步,参与活动的各项材料、影印件、照片。目的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同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等能力。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以正确的理念指挥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三部曲交汇成悦耳动听的交响曲,和谐共鸣,成效显著。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先进单位、省示范学校、省文明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 红旗大队 、全国红领巾双读先进单位(十年成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航空航模重点单位、省体育十佳传统校、省 王丹萍教育奖 、省 绿色学校 、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验校、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等表彰。 在真切感受着校园每座墙的言语,每个景点的寓意,每个孩子的故事的同时,我们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校园文化不仅是环境的建设和知识技能的传承,更是校园中人的行为习惯,理想信念的体现,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拓宽着教育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实小的莘莘学子,让每一个实小的孩子都怀揣美好理想走人生之路。在此,我们对延续这种文化充满信心,为了我们所追求的事业我们将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