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也就是皇权与神权的关系。我国自远古夏商周三代起直至清末为止一直被君主统治着,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使、伦理与宗教三者构成了一体化的国家体制。作者从这个观点出发,系统地、历史地分析了中国古代传统宗教、外来宗教与皇权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中国传统宗教中的天帝崇拜、三统的说教和谶语符命等等无不是为了证明君权神授和国运昌盛或转移的神话;道教在魏晋以后开始与统治阶级相妥协,臣服于皇权,道教自身的内容也相应地有了变化;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依附于统治阶级,所谓;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从南北朝开始,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扶持、奖掖和利用佛教,另一方面对佛教进行严密的防范和管制;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唐宋时期统治者一般采取怀柔、保护和扶持为主,限制为辅的政策,但这种政策到清朝时有了彻底的改变,这些改变也是为了巩固皇权的需要;对唐以后传入的景教、摩尼教、犹太教、天主教等一直采取宽容、保护、限制和同化的政策,但这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的需要,因之,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像西方那样的;权杖与皇冠;相斗争的事件。

引言

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以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民族宗教观念的主要传统,因而佛道的信仰从来未占据过统治地位。夏商周三代,华夏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中国的宗教观念从一开始就把上天的风调雨顺和下民的勤苦耕耘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把天或神的意志和人的意见放在同一地位上。周代以后儒家主张以德治天下,敬天而不信天。;敬鬼神而远之;的;神道设教;的思想,在中国一直作为正统的统治思想。中国历代统治者均视君权神授,受命于天,自居天子之位,王权高于神权。因此既利用宗教教化的作用,又与宗教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各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华夏民族在周代就形成了一套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性社会制度和祖先崇拜,数千年来渗透到汉族的每个家庭之中,成为牢固的民间习俗。另外儒家重视人的现实关系和利益的伦理观念,使汉族形成了务实的特点,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宗的面貌:有时信,有时不信,有事就信,无事就不信。为了求得庇佑,不论是儒释道,还是鬼神上帝,或是菩萨圣母都可以信仰。由于宗法社会制度和儒家重视道德伦理思想同崇拜超人力量的宗教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正统儒家文化必然对于宗教的社会作用起抑制作用。

这一切说明宗教在中国有它自己的特殊形态,与国外的宗教流行和发展大不一样。基于这个观点,我们讨论一下中国宗教中的政教关系的情况。

皇权与神权

关于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在中国也就是皇权与神权的关系。这种关系与古代的埃及、波斯等东方国家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和西方相比是不同的。在西欧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5~17世纪),教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因此有着普世的绝对神权,在那里教权、君权和主权是可以区分的,教权在教会,教权可以超越君权和主权,甚至具有册封或加冕国王之权。因之在西欧中世纪时期曾多次发生;权杖与皇冠;的斗争事件,这在中国是罕见的。

甲、儒教与皇权

中国在古代是典型的东方主义的国家,自远古的夏商周三代起直至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mdash;mdash;清朝都被属于一姓的君主所统治,君主通过他的各级官吏控制和管理着臣民,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以君权至上为核心和以宗族宗教伦理为本位的宗法制度,规定了它的体制,而这种体制反过来又制约着宗族伦理体制的发展,因此,在国家生活中、伦理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三者构成了一体化的国家体制。

中国古代出现过种种官方神学,归根结底,它们都是为宗法制度和制度服务的。例如,在古代传统宗教中,常常宣传的天帝、五帝(黄帝居中,其余四帝属于四个方位)的崇拜;五德终始(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组合与转换,意味着国运的变化);三统(夏商周是本于天的三正统)的说教;谶语符命的迷信;灾异谴责的预言等,无不是为了证明君权神授和国运昌盛或转移的神话。另外,作为皇室总代表的天子或皇帝还独揽了祭祀天神、皇族先祖及对国家有贡献的英雄人物的权利。例如,表示;天授祖予;的祭天地、祀上帝百神、封泰山、禅梁父等。在这些统治者看来,宗庙是国家的象征,宗庙被毁,也就意味着一姓王权的覆灭。

君权神授的观念最早见于夏代。夏禹在征伐有扈氏(部落)时称:;天用剿绝其命;,而自己是;共行天下之罚也。;(《墨子》引;禹誓;)。这个观念在商代得到了系统的阐述,赋于了新的内容。作为官方文学《尚书》的《周诰》十二篇中提到;天命;或;上帝之命;就有73 处。又如《诗经》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

颇堪注意的是,周代对天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新天命的思想,认为王者必须;明德;、;崇德;、;敬德;、;同德;才能维系自己的统治权力,这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神学的开端。从此中国历代帝王都以;德政;(以德治天下)为标榜,作为他们的理想。天命思想在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西汉初年,儒家今文学家董仲舒(前199~前104)树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体系,使儒学系统走上了神学的道路。他认为;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天用符瑞或灾害来指导帝王的行动,所谓;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他鼓吹;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说封建道德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在具体措施上还是应该像;琴瑟改弦;一样有所变化。另外,他还鼓吹;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从此封建统治的四种权利政权、神权、族权、夫权长期束缚中国人的行动。由是可以看出,儒学虽然不是宗教,但它的教化作用也起着宗教的社会功能。

乙、道教与皇权

道教是我国的土生土长的宗教,最早在民间活动。汉末的太平道曾组织黄巾农民大起义,他们提出了;太平世道;的理想。这种理想一直鼓舞着中国的农民,但在封建社会中又是无法实现的。魏晋以后,道教在统治阶级的武力威胁和利禄的引诱下,开始与统治阶级妥协,臣服于皇权之下,道教自身的内容也相应地有了变化,不少道士把民间道教引向了神仙道教,或者改造成适合于贵族需要的道教,从而出现了具有全国性规模的 ,提倡;以礼度为首;,制订了《太上经戒》,其中十戒里明确规定有;不得叛逆君王,谋害国家;等内容。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鼎立,有时道教居先,不少道士积极参与活动。唐太宗在得天下之后所发布的《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说:;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可见唐初道教对国家政策的影响。道教经历了南宋金元的宗派分化以后,到明朝中叶以前,在统治者的扶持下,发展到了极为贵盛的地步。不少道被国家委以重要的官职,深入宫廷,参与朝政,位极人臣,声势显赫,为历代所罕见。

丙、佛教与皇权

佛教是外来的宗教,有自己一套理论体系、教规和组织,但在我国历史各个阶段中,佛教教团的势力一直是从属于朝廷的,并接受政府的监督和管理,甚至成为政府的一个组成或派生的部分。佛教最初是通过国家的渠道传入中国的。公元一世纪以后,汉明帝首先派遣蔡(愔)、秦景等出使天竺,问道佛法,从此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初传时依附于黄老之学和神仙之术,传播的范围只在上层社会。后汉桓帝是第一位信奉佛教的皇帝,他信奉的目的是为了求神庇佑,挽救垂死的王朝。魏晋时期,佛教依附于玄学,开始中国化的过程,得到发展。南北朝时期,佛教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推行扶持、利用和限制的政策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和重要的影响。南朝宋、齐、梁、陈诸帝和北朝除;二武;(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以外的统治者们都热衷于佛教的信仰和事业。他们中间有不少人都同声宣传印度传来的;转轮王;和;法王;的理想,自翊是;法主;、;佛法寄嘱人王;。东晋时曾开展一场;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重臣桓玄想要僧人礼敬王者,但遭到了以慧远为首的僧侣的强烈反对。慧远举出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如果沙门成就了功德,达到了成佛的目标,也就是;助王化于治道;,因此可以不必向王者屈膝行礼,这场争论实际上是皇权与教权的斗争,慧远在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实际上是巩固了皇权。东晋另一个高僧道安也公开宣称:;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北魏僧统法果说:;能鸿(宏mdash;mdash;引者)道者人主也,我非是拜天,乃是礼佛也。;他甚至把皇帝称为;当今如来;。宋文帝宣称:佛教是;行善、去恶、息刑的;神道助教。认为;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教化,则我坐致太平。;这又可以看出,当时佛教所起的社会作用。在统治阶级的支持、扶植下,很多王朝便大事度僧、造寺、铸像、治经,并互相攀比,糜费了大量的国库资金。宋文帝为了;供养三宝;,竟耗去国家储备的三分之一。南北朝的统治者们一方面大力扶持、奖掖和利用佛教,另一方面也对佛教进行严密的防范和管制,自南北朝开始,政府就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职,对佛教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当佛教在、经济方面一旦和朝廷的利益发生龃龉或矛盾时,朝廷便毫不吝惜的加以限制、取缔,甚至进行。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四次被佛称为;法难;的,其中二次就在这段时期。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之所以要采取取缔佛教的行动,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佛教对他们的政权将可能产生威胁,皇权受到了挑战。当然因素也有一些,但远不如这个原因重要。经济、宗教、文化等各种现象,在社会中最终都会在上有所反映。

隋唐是佛教鼎盛阶段,佛教的教权与皇权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改变,仍然是教权在皇权之下。隋文帝在历史上以佞佛而著称。他从小生养在尼庵中,受佛教的薰陶甚深。登基后曾宣称:;佛以,付嘱国王,联是人尊,受佛咐嘱。;明显的将;君权神授;的观念强加于天下。又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他在造寺、治经、铸像、度僧方面做了大量的活动。另一位隋场帝也自称是;菩萨戒、皇帝总持;。他在京城或出外巡行时,总要带上一批僧、尼、道士、道姑,谓之;四道场;,尽情欢乐,;酒酣肴乱,靡所不至,以为是常。;(《资治通鉴》卷一八一)佛门的清净和自律的戒规,在这位的眼里已经荡然无存,

评论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