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本願經

梓潼本願真經序
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者何。心而已。心之可以為聖可以為狂者何。正與不正之分也。其心正。則劫可消。其心不正。則墮於劫矣。然心之所以正。不越孝忠。友恭和順。以情以公。是我帝君之消劫運者。厥惟此道。而本願真經之所由著也。吾願奉此經者。口誦心維。反觀內省。見有蹈於面孝面忠。面友敬面和順。面似至情至公者。一一反而求諸心。久則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化成。則鬼神欽仰。天地寧謐。老者得壽。少者得養。國土清平。五穀豐熟。信如天尊所雲。又何劫之不消乎。世之人以予言為序經也可。即以為誦經之法亦可。
雍正甲寅季夏望日文昌左卿季雲飛撰

開經偈
至矣聖賢心。廣宣金石言。推本性天內。守約事不凡。
方寸果崇修。妙境許攀援。玉章頻轉導。期透本來元。
剛堅明一悟。俯首自逢源。皈依啟教祖。內照寂無喧。

靈寶消劫正心開化章上品

爾時元始天尊在清微天宫黃金闕內。會諸天帝君與無極聖衆。昇玉華寶座。放大光明。照諸世界。觀諸衆生遭值劫運。受無量苦惱。宛轉塵寰。輪廻生死。慨爾嘆曰。民哉。民哉。誰使而然哉!是時有一眞人。名曰慈濟。從法座起。越班而出。長跪道前。白天尊言。賤臣不德。仰叨道蔭。得離斯苦。昨覩玉皇尊帝檢校圖籙。推定劫運。勑北陰黑煞。多目原厲。及諸天魔王等衆下廵人間。興動兵戈。流布瘟疫。殺戮生民萬萬億數。俾諸世人。靡有遺類。今觀衆生。父子兄弟。夫婦男女。肝腦塗地。號泣悲哀。莫能相保。繼以天災大行。鬼現白晝。間獲免彼。終莫此逃。未審此諸衆生曠劫以來。造作修種。何所違戾。而獲是報。可不悲歟!可不痛歟!伏願慈悲。示以未悟。
天尊告曰。此諸衆生。自往劫來。不敬三寶。不孝父母。邪淫貪愛。姦詐嫉狠。造種種罪惡。日熾月滋。是故玉帝論定劫運更變世人。雖可悲痛。亦其自取。
爾時慈濟眞人暨諸聖衆。各各稽首。而白天尊言。臣等卽是思惟。心大不忍。戚首蹙頞。力不能救。惟願天恩發慈悲心。開方便路。垂一金臂。援其焚溺。庶使人道不至類絶。臣等敢冒死謹言。於是
天尊撫几高抗。澄神默坐良久。答曰。邇者蜀有大神。號曰梓潼。居昊天之佐。齊太乙之尊。位高南極。德被十方。掌混元之輪廻。司仕流之桂禄。考六籍事。收五嶽形。歷億千萬劫。現九十餘化。念念生民。極用其情。是以玉帝授之如意。委行飛鸞。開化人間。顯跡天下。蓋此末劫實未可除。若欲消之。此神其可。吾當爲汝等召之。俾救度末世。勿使類絶。
于時慈濟眞人及諸天聖衆。再拜禮謝復位。於是天尊命持幢玉女。向不驕樂天下之者三。忽梓潼帝君擁五色雲霞之炁。自西北至。雍容雅步。再拜而前。白天尊言。今日吉慶。興此法筵。臣貪於行化。以至後會。恭望天慈特賜原宥。

天尊告曰。夫民受天地中生。自陰陽內化。五行範體。二氣結形。而不知人身難得。樂土難生。乃貪婪姦詐。莫知紀極。以至劫運。適逢兵戈競起。疫癘流行。水火焚漂。悉皆由也。今諸帝君。天上地下無極聖衆。咸請於我。願消此劫。故特以畀汝。汝其勉之。
爾時梓潼帝君拜謝。奉旨欲退。天尊重告曰。帝子。此諸末劫。運數浩大。汝今消之。何道而可。梓潼帝君復再拜而前。白天尊言。臣自劫劫中萬火本身。謫在蜀地。兢兢惶惶。懼不稱職。方切思過。乃誤天恩。臣謹惟消除此劫。先正人心。爲人子者。訓之使孝。爲人臣者。訓之使忠。訓兄弟以友恭。訓夫婦以和順。訓居上者。使待下以情。訓治事者。使處心以公。率而行之。或者可以少弭。
於是天尊乃垂盻眥之容而稱嘆曰。奇哉。帝子憫念衆生。說是因緣。心得開悟。若諸世人推行不已。則可以消除劫難。興國太平。人享高壽。物遂本性。五穀豐熟。歌謡滿路。一或反之。則兵戈疫癘。頻仍相藉。橫尸遍野。枯骨成山。而人類絶矣。子其勉之!於是梓潼帝君拜謝。復擁五色雲霞之炁。自西北而退。爾時慈濟眞人聞是說已。歡喜踴躍。卽於座中以頌讃曰。
堪嗟爾衆生姦詐復貪嗔營營日滋熾
擾擾不知懲致遭末世劫人類將沉淪
於是元始尊憫念諸有情欲救末劫苦
爰命梓潼君筆中顯三昧秩秩先正心
塵迷能導引福禄總來并
爾時慈濟眞人說是頌已。四衆歡喜。異口同聲。嘆未曾有。

靈寶消劫正心靈應章中品

道言。元始天尊在玉華座上。收斂光明。澄神默坐。瑶璧輝暎。眞氣包絡。鐘鼓畢奏。神風交暢。道意微宻。暄然如春。一切金仙。四衆八部。幢幡寶蓋。侍在側焉。爾時元載孔昇天主濟沉拔罪眞人。東岱嶽府君。各從座起。長跪道前。白天尊言。臣等往劫何修。獲預法會。親炙道語。心竊欣感。然臣等愚蒙。聞是經說。心雖歡喜。終竟未達。切謂人心不正。致罹此劫。自非天尊垂大金臂。放大明。展大神通。勑諸廵世神祇。各令復位。則或者他道。似爲未急。今大劫已至。運難豐浩。而九天開化。方正人心。臣恐其緩。伏望天慈。示以未悟。於是天尊浩然長嘆。而告諸眞衆曰。嗟乎。汝等尚未達理之本耶。夫人之生。善性根焉。孝悌鍾焉。四端具焉。五行範焉。忠信胚焉。和遜傳焉。所謂人也。非比草木禽獸之爲類。凡形肖人似。皆一同之。及世道淪降。人心不古。機巧姦僞。貪妬狠亂。種種不善。踴躍爲之。是以見三寶而不敬。對三光而無禮。呵風罵雨。怨天尤地。待父母如同路人。視兄弟如見仇敵。責人常詳。待己每恕。見人有善者掩之。不及則毀之。無所不至。見人有惡。喜而慕之效之。惟恐弗勝。富貴者。驕奢淫佚。傲慢賢能。泄瀆師長。昂首闊步。視貧賤如履草芥。不知修種。不行陰騭。暴殄天物。中市網利。了不知止。貧賤者。諂諛貪嗔。怨咎鬼神。不知前世因果。不能安貧守己。邪淫偷盗。犯分干禮。終莫自悔。是以惡人滿世。邪鬼橫行。讒慝交進。謗毒讟並興。乖舛。人民困苦。山川告匱。鬼神不寧。怨氣鬱結。上薄太空。世道至此。寧得不變。所以檢校圖籙。運合數周。推此大劫。日月薄蝕。陰陽乖戾。魔鬼廵世。亂民迭興。兵戈疫癘。頻仍不已。命苟彼逃。終不此免。枯骨成山。流血若水。殄滅人類。勿使遺種。若欲救之。豈易爲力。吾故命梓潼帝君開化九天。飛鸞救世。俾諸世人。洗心滌慮。咸臻善道。爲子而能孝其親。爲臣而能忠其君。爲兄弟而克友克敬。爲夫婦而克和克順。居上待下者必以情。臨政處事者必以公。不貪不妬。不姦不僞。習此不已。化成天下。則鬼神欽仰。天地寧謐。老者可以得壽。少者可以得養。國土可以清平。五穀可以豐熟。末世可以返古。豈惟末劫獨不消乎。吾若放光垂臂。雖可救之。然人心不正。其何能久。故不若人心旣正。大劫自除。諸廵世神祇。方欽仰畏避。豈敢肆毒。汝等各宜諦心恭聽。勿生他慮。於是元載孔昇天主濟沉拔罪眞人。東岱嶽府君。皆歡喜作禮。默然復位。
爾時天尊復告四衆曰。我今再剖因緣。汝等各宜諦聽。人爲萬物靈。心爲一身主。沉沉靜靜。不愆不慾。不雜以僞。無慮無思。發而爲言。溫和慈讓。發而爲行。中正端直。其於親。不期孝而自孝。其於君。不期忠而自忠。其於兄弟。不期友敬而自友敬。其於夫婦。不期和順而自和順。不厚責於人。不徇物以私。率性而行。舉皆中道。何者容心。故其國清平。其人安泰。其世上古。今末世凡人。勉强遵守。不遺不戾。心心不退。念念不忘。其獲福亦可如是。豈以大劫持此而不消乎!於是天尊而說偈曰。

靈哉一點不擾不驚無思無慮至聦至明天理昭著善性根成
一雜以僞五體摧傾自然歸正百福來并敬之愼之大衆齊聽

於是天尊說偈已。諸天眞衆。無鞅神仙。嶽瀆神祇。歡喜踴躍。嘆未曾有。

靈寶消劫正心報應章下品

爾時保和應化眞人。即於道前拜首而言曰。未審此經消劫之外有何功德。伏望天慈爲四衆帝釋。諸天神仙。嶽瀆祇靈。天上地下及未來一切衆生。廣說利益。
於是天尊告保和應化眞人曰。善哉。若諸國王帝主。宰輔大臣奉持此經。推充此道。躬行不替。教化天下。自然風淳俗厚。政善人安。五穀豐登。萬物熙遂。若諸世人。平居無事。至心沉慮。精加轉誦。自然父母長壽。子孫榮貴。家道昌隆。身體康健。凡有所求。種種如願。若復有人。或入山林。或入江海。遭遇惡風。逢值毒獸。但能懺悔。存念此經。自然山神衛護。河伯維持。猛獸自退。風浪頓止。若復有人。或在軍陣。或遇冤家。但能懺悔。存念此經。自然惡人善解。凶器不逢。終不害己。安穩如常。若有婦人。或臨產厄。或求嗣息。但能懺悔。存念此經。自然安穩平康。生福德男女。聦明智慧。爲人尊貴。若或有人爲諸神廟轉誦此經。是諸鬼神當脫鬼趣。轉增天福。又有道士至人。善男信女。開闢靜室。更著新服。畫九天主宰眞像。香花燈果。淨水供養。滌去凡思。端心正坐。持誦此經。是其左右一切鬼神等。或有聞者。即離鬼趣。登證仙果。一切餓鬼等或有聞者。脫飢渴苦。受度南宫。一切畜生等或有聞者。脫畜生苦。復歸人道。一切草木承此經者。已枯使榮。轉更茂盛。飛潜動植。胎卵濕化。一切有情。咸臻道化。又此經所在。及持是經人。當有十方飛天大聖。救苦眞人。金剛力士。神仙兵馬。金精猛獸。無鞅數衆。常來擁護。一切功德。說不可盡。
於是保和應化眞人稽首白天尊言。此經功德。衆咸聞之。若諸世人。或有疑惑不信。妄生誹謗。不擇淨案。便將安置。不持齋戒。便將轉誦。未審此諸罪輩。當得何報。伏願天尊再示未悟。
爾時天尊言曰。噫。子今所叩。豈不異乎!此經功德。不可度量。其報應亦不可具述。若諸世人敬持遵奉。疑惑誹謗。獲罪獲福。各有輕重。若廣說之。凡流邪見反啟疑貳。我今說經。止救末劫世人。疑信一聽自然。性命禍福。豈可戶曉。但願世人。事親者當爲心孝。毋爲面孝;事君者當爲心忠。毋爲面忠;處兄弟則當心友心敬。毋面爲友敬;處夫婦當心和心順。毋面爲和順;待下者毋面似至情。而心實不情;臨事者毋面示至公。而心實不公。若能遵行此道。則雖疑惑誹謗。猶信也;若不能遵守此道。則雖齋戒敬誦。猶不信也。善者積善。惡者積惡。積之旣久。天地神臨之質之。禍之福之。皆自然也。吾何言哉。於是保和應化眞人及諸天仙衆。同聲稱讃而說偈曰。
大哉渺渺玉星中推較河源俱此切
殺戮生民億億衆頂禮至尊難可說
於是天尊發慈悲九天開化普俱雪
但教心地長清淨疑信從教衆生竭
我今稽首悉辭尊萬萬生靈毋誑滅
爾時保和應化眞人暨諸仙衆說是偈已。稽首天顏。作禮而退。信受奉行。
誦經已畢。洗心長跪。依先懺悔。
七曲慈尊眞教主慈父慈母同我生
子生聖子皆孝慈孫繼神孫盡慈孝
一家和氣天無盡萬世春臺月有光
慈光普照諸天人細入微塵滿天地
我生同得乾坤體一似文昌始劫時
聖非自聖凡自凡流浪至今方覺悟
願尊七曲慈尊教惟忠惟孝惟慈心
不以口業傲神人不以身業累父母
不以意業欺天地不以心業禍子孫
願從孝行與陰功種種力行諸方便
懺悔多生諸罪垢皈依七曲大慈光
求嗣求禄求生方不求諸人求諸己
惟我文昌七曲師歷劫待人存恕法
願放一種如意光憫念衆生眞懺悔
懺悔已周。次當發願。
父母願同長壽果龜齡鶴髮暎慈光
己身願拜大吉祥仰事俯育無苦惱
子孫願嗅雲巖桂嘉與子孫同發榮
父慈子孝一家春光明無負慈尊教
願蒙七曲親提接指引登眞入聖門
捨生受生正徧知盡未來世俱圓滿
發願已周。次當賛頌。
桂香殿上慈悲主教海周流洗業根
業根化作桂花香善本種成長壽果
一家骨肉無煩惱七曲子孫同護持
普願今世至來生紫雲巖前長得道
步步心心帝左右生生世世天主張
骨凡可換形可灰一點眞心自金石
禮訖。隨意啟祝。回向。

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

爾時元始天尊。在鬱明天宫玉京山內。結成五色彩雲之蓋。領諸天仙衆。日月星辰輝煌晃曜。山川鬼神拱手讃嘆。咸曰。吾等生居混濁塵凡之世。希遇天慈。廣爲開悟。時梓潼帝君雍容進步。再拜帝前。長跪而言。從劫劫中。萬失本身。謫在蜀地。念下凡受諸雜劫。或生禽獸之中。或處蠻戎之內。富貴有別。貧賤有殊。受水火刀兵之災。罹輪廻生死之苦。不知有天地日月星辰。毀謗教門。不敬三寶師資父母。致今生雖快樂。不免墮五趣三塗。劫劫輪廻。不知覺悟。見此等人民。受報非一。今遇天尊下臨。願爲宣說。以開愚昧。
爾時元始天尊卽現毫光。輝耀萬里。諸天仙衆。暨諸天上地下水瀆獄司神祇。各居瑠璃五色之內。以聽宣法。
元始天尊曰。奇哉。帝子憫念衆生。說是因緣。心爲開悟。陰陽遷迭。日月推移。星辰流伏。地土崩裂。皆屬上天變遷。凡民受天地中生。稟陰陽炁。五行成就。二炁結成。不知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嫉妬貪婪。未知懺悔。致受兵戈疫癘。水火災殃。悉皆由也。臣從前稽首告天尊曰。民受災禍。竟莫憫聞。何以解謝。天尊凭几而言。汝居昊天之佐。齊太乙之尊。名高南極。德被四方。掌混元之輸廻。司仕流之桂禄。六籍並考。五嶽具聞。念此凡民。當爲救濟。天尊卽說讃曰。
於是元始尊座居瑠璃內憫念衆生惡
三塗從五趣茫茫不知覺常同日月晦不知稟五行星辰爲遷運時有梓潼君
從座宣慈愛分身行變化筆中顯三昧解禳並開門玉京幾宣對下觀世間人
受苦無耆艾不覺不知悟今爲汝懺悔衆生聽指迷五嶽無罣礙輪廻司救苦
地獄無馳背福禍並通傳吉凶先與暨好生奉大道慈悲爲除害永開仙教門
依教永爲最
又頌曰
桂禄籍汝司文章爲汝全若要登仕徑賴汝爲衡權善惡是禍福通達在因緣
把筆爲直書榮枯豈偶然有福必有報無善亦無偏諸天稱曰善何由得昇遷

於是元始天尊說是經畢。謂梓潼帝君曰。汝居西蜀之中。鳳凰山上。顯靈凡土。俱有象成。察九十四化之行藏。顯億千萬劫之變化。掌救苦之一職。司禍福於四方。聆吾片辭以裨寸善。尚加謹畏以答慈悲。梓潼帝君卽爲跪謝。重白天顏而作禮。臣今逢慈憫。誓願濟人。筆根無一事之不書。分身無一民之不救。同爲大道以感好生。尚冀天顏以開方便。於是諸天仙衆。各生讃嘆。重白天尊。願將付與世人讀誦。以釋災禍。天尊曰。善哉善哉。誦之。則百福來臻。子孫榮慶。終身顯達;謗之。殃及九祖。禍延汝身。於是天仙等衆。卽說讃曰。寂寂玄玄爲人道昏昏杳杳是凡愚今朝得覩天尊教凡愚從此免嗔癡說是頌畢。諸天仙衆。梓潼帝君再拜天顏。作禮而退。信受奉行。
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

帝君聖號
混元內輔。三清內宰。大都督府。都統三界陰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獄事。收五嶽四瀆眞形。虎符龍券。總諸天星曜。判桂禄二籍。上仙英顯。元皇眞人。司禄職貢舉眞君。預編修飛仙列籍。掌混天造化輪廻。救苦無礙。寶光純一天尊。九天定元。保生扶教。開化主宰。長樂永祐。靈應大帝。

1 2

评论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