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不知道什么是火。人们每天都要吃饭,饭就是用火做出来的。可以说,在1957年德国诞生第一台电磁炉之前,全世界人类都是用火做饭。

火在很长一段历史之中,还是人类用以在冬天实现取暖目的的首要选择。

在远古时期,火在农业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有个成语叫刀耕火种,指的就是用火焚烧草木,形成的灰作为肥料,就地用刀挖坑播种。它很好地说明了火曾经对于人类农业运作模式的重要作用。

火的作用,当然远不止这些。它甚至是改变人类的催化剂。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因此有一种说法:是火塑造了人类。

一直到现在,火与人们每天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如此看来,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火就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资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火”字:“燬(huǐ)也。”这里的燬,不是用火烧毁的意思,而是火的另一种叫法。唐朝大儒陆德明在解释《诗经·周南·汝坟》时,说过一句话:“燬,音毁,齐人谓火为燬。”

这话虽然是唐代人所说,但跟现代汉语差不太多,很好理解:齐国人把火叫作燬。

许慎在《说文》里解释“燬”字时也说:“火也。”所以像前面我们解析过的很多字一样,二者指的是同一个事物:火就是燬,燬就是火。

没有任何疑问,“火”在造字之初,指的就是火本身。从甲骨文演变到小篆时,这个字的写法就跟现代汉语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了。我们看一下它的小篆:

说到“火”的写法,前文我们简单提到过:“‘四点水’写作‘灬’,它其实也是独立的一个汉字,读音为huǒ,在古代,它是“火”的异体字。”

是的,“灬”是“火”的另一种写法,虽然现在基本以偏旁的形式出现。因此,基本上有“四点水”做偏旁的字,都跟火有关系。

而人们常见的烹饪方式,如“煎炒烹炸,焖熘熬炖”,不是以“灬”为偏旁,就是以“火”为偏旁,更加直观地证明,火就是灬。

当然,火,对人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怎么用。用得不好,反而会产生危险。所以,自古就有“水火无情”的说法。火,不存在好与坏,就好像兵器也不分好坏,它可以害人,也可以让人用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专门提一下“灾”字。它上面是“宀”,下面是“火”。《说文解字》解释“灾”字:“天火曰灾。”

是的,“灾”字在一开始,专指火灾,而且是“天火”引发的火灾。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引用《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人引发的火灾叫“火”,大自然引发的火灾叫“灾”。

我们不由想起“天灾人祸”这个词语,从上文的角度出发,以火灾触发的类别不同而言,天灾叫“灾”,人祸叫“火”。

当然,随着汉字意义的发展,后来任何灾难,都可以称为灾,例如水灾、旱灾、蝗灾,等等。但是,灾,在最开始,专指大自然引发的火灾,是毋庸置疑的。

公众号:舒涵说国学

评论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