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创建者曹操、刘备、孙权各有一个老成持重的文官掌舵,为其规划发展路线,治理内政(曹操是魏国奠基人)。其中魏国的是荀彧,蜀国的是诸葛亮,吴国的张昭,在这三人之中,谁最厉害呢?依据正史相关史料分析,此三人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其中诸葛亮最厉害,其次是荀彧,最差的是张昭。

诸葛亮与荀彧相比

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兵少粮,武将还勉强有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充门面,但是文官谋士却异常缺乏。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任命其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不负众望,给刘备制定了《隆中对》战略决策,并实施。

后来,和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也投奔了刘备。刘备非常高兴,左手卧龙,右手凤雏,何愁霸业不成。然而好景不长,庞统在益州攻打雒城时,中流矢,重伤死去。刘备再次面临只有一个军师的局面。因此,诸葛亮是刘备最为倚重,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倚重的军师。

曹营那边,正好相反,有才能的人很多,戏志才死去,郭嘉补上,还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等一众不次于诸葛亮的谋士。其实,就连诸葛亮的好朋友徐庶也来到曹营,为曹操“效力”。

曹操每逢战事,他将后方交给荀彧,亲自带领军队出征。荀彧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许多军国大事都是他处理的,因此他被人尊称为“荀令君”,还有王佐之才。

诸葛亮一个人,至少相当于曹营之中的荀彧、荀攸、程昱、贾诩四人,干这四人的工作。因此诸葛亮比荀彧高一个级别,比荀彧厉害多了。

诸葛亮与张昭相比

小霸王孙策临终前,将他数年打下来的江东基业交给弟弟孙权。他嘱咐孙权道:“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相当于是托孤大臣,辅佐年轻的君主孙权,治理江东。孙权每次出征,都是留张昭镇守后方,并尊称其为“张公”。因此,张昭是孙权最为倚重的文官谋士。但是张昭和诸葛亮相比,却差远了,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赤壁之战时,张昭与诸葛亮两人的表现。

张昭以直言谏著称,但是赤壁之战时,他却是一个投降派,主张效仿荆州刘琮,一枪不发,归降曹操。

说实话,站在天下一统的角度看问题,张昭的投降论有一些道理,但是站在孙权的角度看问题,张昭就不是一个好员工,他蛊惑自己的老板向敌人投降。

诸葛亮在曹操大军来袭时,临危不惧,从容安排部署,即使遭遇长坂坡惨败,他也没有离开刘备。诸葛亮和鲁肃联手促成孙刘联盟,在赤壁大败曹操大军。

第二个原因,蜀国和吴国两国建立时,丞相人选的任命。

蜀国建立时,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从此以后,诸葛亮一直都是蜀汉丞相,掌握蜀汉军政大权,是蜀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吴国建立时,孙权设立丞相这个职位,当时呼声最高的是张昭,有许多人向孙权推荐张昭。但是孙权却拒绝了,任命孙邵为丞相,他还找了一个很牵强附会的理由。孙邵去世后,丞相的位置空出来了,吴国大臣们又向孙权提出让张昭担任丞相,但是孙权再一次拒绝了。他认为张昭性情太刚烈,不适合当丞相。孙权于是任命顾雍为丞相。

因此,张昭和诸葛亮相比,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即使张昭和荀彧相比,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因为荀彧多年为曹操主持各项事务,相当于是曹操的“丞相”,这不是张昭所能匹敌的。

结语

诸葛亮、荀彧、张昭三人,分别是刘备、曹操、孙权倚重的大臣,但是三人并不在一个级别上,其中诸葛亮最厉害,荀彧次之,张昭最差。诸葛亮当了十几年丞相,一直到死去,荀彧后来反对曹操称魏王,才被曹操冷落,张昭一直都不是无果丞相的人选。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