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如何定义“中国研究”

“国学热”真是一浪高过一浪。 大学里“国学学院”、“国学研究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学大讲堂”、“国学校长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鲫鱼数不胜数,中小学也开始尝试在教学课程中增加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比例。 甚至有的学龄前儿童,戴上瓜皮帽,戴上小柑橘,摇着小脑袋,大声念叨“人生之初,性本善”。 在海外文化交流中,“国学”也成为强调中国特色、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话语符号,在文明对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季羡林先生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 如果仅从百年“国学”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

“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深层次的根源无疑与新世纪中国的全面崛起有关,这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闪耀亮相的标志。 也就是说,我们在与其他国家、民族对话时,必须有自己的平台和载体,在传播自己的理念时赢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即找到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这也可以让对方最大程度地理解我们,减少误会。 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西方。 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汉学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中国研究”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如何界定其内涵和外延? 这始终是一个问题。 在这里,似乎没有必要一一列出各流派的意见,否则只会导致混乱和无休无止的诉讼。 但如果一定要给“国学”一个简洁的定义,我同意下面的提法,即“国学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和研究知识”。

具体来说,“国学”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国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起码的亲近感和敬畏感,应该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您应该对这些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其次,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智慧和行为方式。 无论中国人是否正式将国学作为知识来学习,他们都是在国学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并受到国学的影响。 俗话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面对同一件事,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比如,遇到家庭变故,比如“风流韵事”,受到骑士精神熏陶的普希金会用决斗的方式与情敌分手; 中国人可能会要求黑社会老大杀死他们的情敌。

最后,“国学”是其核心价值观,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 应该说,这些价值观是国学最根本的。

总之,我们必须对国学有清醒的认识。 要知道,无论是祭孔还是穿长袍马褂,都只是一种形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消极怪诞的形式。 不可否认,国学的核心仍然是精神。

在强调价值观作为“国学”核心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国学”的综合性、整体性特征,不能将“国学”收缩到纯粹的精神和理论层面。 相反,我们应该系统梳理“国学”的演变轨迹,区分“国学”的原生态和次生生态,明确“国学”的“道”与“术”的关系。

如今,很多人都在呼吁回归传统,提倡弘扬国学,这当然值得赞扬。 然而,当激情逐渐消退,理性最终占上风时,我们是否应该问自己:

我们应该回归什么传统,弘扬什么样的中华文化? 回到明清时期? 还是唐宋时期? 还是秦汉? 甚至先秦? 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终确定的经史四学,还是在《隋书·经籍志》中系统构建的六艺、士、诗、赋之学? 《韩述·异文志》? 是回归到以经典传承为核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还是回归到礼、乐、书法“六艺” 、算数、射箭、帝国主义,目的是培养全人? 如果你连这些都没有一点感觉,摸不着头绪,“不知汉朝,不顾魏晋”,却谈国学、谈传统,你就可以’不免会期待自己的荣耀,自娱自乐。

如何理解“中国学”

如今,有些人一提到国学,立刻就会想到让孩子读经、穿长袍马褂上课、穿汉唐装拜孔子。 事实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中国研究方法。

如果说我们的文化还有好的东西的话,那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超越时空的内涵,值得借鉴和传承。 我们决不能沉迷于它的“骨架”,试图通过形式上的倒退来面对现代生活的挑战。 挑战。 因此,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是以紧迫感反思传统,真正挖掘传统中的美好事物。

“国学”是个好东西。 恐怕很少有人会否认这一点。 事实上,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点。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学”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其弱点和局限性。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在“国学”尚盛的清末,偌大的中国,竟然会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被动进攻,毫无抵抗之力。 ,留下了一段极其屈辱的历史。 页!

毕竟,“国学”的很多内涵本质上是落后和颓废的,比如“君为臣之师、父为子之师、夫为夫”的封建三纲。为妻子做向导。” 孙子的《孙子兵法》中也有明确的反映。

比如公然鼓吹“抢敌夺粮”,鼓吹“掠乡村”、“掠乡村分裂人民”等。 这就是战争中的“抢”; 又如,主张在战争中“攻城略地”。 ,灭国”,也有“全烧”、“全杀”的嫌疑。难怪有人曾称孙子为战争中“三广”政策的“始作俑者”。话虽严厉,但并非毫无根据,是对古人的诽谤。

有的原本是积极的内容,但随着时空变迁、时间流逝,逐渐落后于形势变化,无法应对时代挑战,成为历史的惯性和包袱。

例如,《孙子兵法》所倡导的“道使民同上”的原始以民为本的观点,在其诞生的春秋战国时期无疑是进步的。 但进入近代后,却严重滞后于新民主主义的要求。 是的,因为“请人民同意上级”,显然君主是可以统治的主体,人民是被统治的客体。 君主是领导者,人民是臣属。 但其本身却无法成功完成转型,将“民心相通”变为“民心相通”。

另外,以“国学”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观念,很多时候是知行分离的,即所说的不是做的,做的不是所说的。 你说的很美好,但往往是掩饰,你做的很残酷,但往往是真实的。

比如,读完孙子的《孙子兵法》,你第一眼就会感觉到他非常热爱军人,同情军人,视他们为自己的爱子:“视军人如婴儿”, “对待军人就像对待无辜的儿子”等,真是亲切、感人、令人着迷。 但如果把它当作孙子的真实想法,那就太天真、太离谱了。 其实,在孙子眼里,士兵无非就是牛羊。 “如果你赶着一群羊,你就可以把它们赶到这里那里。” 所以,你可以“上屋把梯子拿出来”,你可以“把自己置死而后生,又把自己扔进屋里”。 “灭亡的地方,将继续生存”,丝毫没有怜悯之心,只是赤裸裸地敲骨吸髓,还美其名曰“慈悲不制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学”绝对不是一个只有美好而没有邪恶的纯粹的东西。 在其中,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同样交织在一起。 我们都不能因此而存在。 正因为它是渣滓,我们就应该彻底消灭它,但不能因为它至今仍有合理的内核,就盲目推崇它。 科学理性、一分为二永远是我们对待“中国学”的正确立场和态度。 在“国学热”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冷静、客观地对待“国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注意避免因推行“国学”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曲解和粉饰,避免抱有幻想以维持观点。 想象。

事实上,随着国学热潮的快速兴起,担忧也随之出现。 一是担心中国研究的热情能持续多久。 我曾经强调“心态不要太功利”,要吸收国学真正有价值的精华,“不要指望它永远是高潮”。 国学的发展前景是通过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使国学更加丰富、更加开放。 当前国学热潮的最大意义在于调动了公众的国学热情。 接下来就是阅读原文,先得到启发,再沉淀。 这也是一个过程。

另一种更为严重的担忧,是担心在推崇“国学”的同时,却忽视或淡化“国学”的负面因素,导致封建残余的出现。 这也许是“杞人忧天”,但古人说得好,“不如未雨绸缪,莫未渴先掘井”。 更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比坐视不管它要好。 俗话说:“智者之所虑,必利害并存。有利则可信,有害则问题可解”。 这个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没有什么好处或坏处!

如何推动“中国学”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和社会上也存在着各种说法和说法。 我个人认为,传承和弘扬“国学”,要推进“三个纲领、九个目标”:

首先要强调“三个回归”,即回归文本、回归主流、回归核心。

二要完成“三个沟通”,即沟通古今、沟通中外、沟通知识和行动。

第三,要实现“三个超越”,即超越文字、超越军事科学、超越国界。

如今,有人把近代“国学”的没落和没落完全归咎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后遗症。 这种说法有些似是而非。

仔细观察,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学达到了真正的繁荣顶峰。 现在很多人研究国学,争论的问题和民国时期是一样的。 讨论的很多问题都是民国时期讨论的问题的翻版。

民国国学教育和国学研究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以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理念、中西文化融合的视角进行科学研究。 它用科学方法梳理民族遗产,借鉴西方学术、理论、文化、方法来分析中国。 开展传统文化学术综合研究;

第二类可以以无锡国祯为代表。 注重国学教育的文科教育,既贯彻“以文传道”的理想精神,又注重“玩于艺”的艺术修养,追求“全人”的培养。性格。 他们在诗、歌、音乐、棋、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而且都非常出色。 其中出了一大批人,如饶宗颐、钱仲联、冯其勇、王长昌等。 他们都是从这里来的。 这是另一种方式。

还有马一浮,他创办了复兴书院,强调“六艺”是一切学术的基础,也就是说坚持原则,采取比较传统的方法。 可以称为原教旨主义者。 最终,所有的老师都跑了,熊十力也不配合他,复兴书院也无法再继续下去了。

显而易见,清华的国学研究的特点是求真务实,无锡的国学教育和研究的特点是崇尚文科,马一浮的国学教育和研究的特点是追求纯粹。

当然,今天我们推进国学,应该有新的理念、新的方法。 特别是必须实现两个“超越”:

首先,它超越了汉族的纯粹境界。

中华民族有五十六个民族。 不能因为强调五十六个民族的个性就淡化甚至否定中华民族主体的共性。 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

不要让少数民族认为你们的国学只是你们汉族人的知识,与我们无关。 如果我们今天的中华传统文化仅限于汉族,显然是不完整的,既不现实,也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团结。

我们必须特别强调,今天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 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份,人人有责任弘扬它。 总之,我们主要的国学首先要超越汉人。

第二,超越经史子集。

为什么国学后来变得无用,或者淡出呢? 因为后来它仅限于经典和历史的一个子集。 但如果你看《汉书·艺文志》,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是结合起来的,“七策”实际上包括“六策”。

第一个总体介绍,以下六种艺术策略是理论指导,相当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朱子方略是中国学术流派; 诗歌策略就是文学创作; 军事战略是用来指导战争实践的理论及其相应的操作方法; 数学策略、平方技巧,这些都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 然而,这些操作性、实用性的东西,在经史收藏中却被淡化了。

必须超越经史集锦,回归《汉书·艺文志》的学科传统。 西周的“六艺”是以“礼”、“乐”精神思想为指导,培养“全人”人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技能:“书”、“数”; 还有培养军事技能和操作实践能力的:“射击”、“皇家”。 但孔子之后的“六艺”就成了纯粹的教科书、书本知识了。

“学习”这个词有两个意思。 它不是部分结构,而是并行结构。 “学”首先是从知识层面学习,是被动的、灌输式的学习; “学”就是实践,就是在实践中去实践,升华,然后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 本来“学”是一个很好的词,但现在只有“学”,没有“习”。

因此,今天推进国学,必须真正超越经史传统,回归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治学的原生态。 事实上,经史收集是一个亚生态,其原始形态应该是六艺之学,从西周的六艺之学延伸到班固《六策之学》。 《汉书·艺文志》。

总之,我们现在提倡的“大国学”和“新国学”,绝对不是回到经史的一个简单子集的小范围,而是在国学一体化的理念下研究国学。和西方文化背景,具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知识。 从文化的角度而不是从狭隘的汉族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国学。 我们还是需要宽容。 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没有领导力。 即在坚持主观立场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

本文节选自黄普民所著的《人世间有多少次伤害过往》。 原标题为《知识还是价值:“中国学”思考》。

评论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