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大爆发的时代。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哲学流派,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 这个时代产生的伟大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并不逊色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哲学家。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人类“文化轴心时代”最耀眼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涌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农家等数百个璀璨的学派。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以韩非子为创始人的法家、以墨子为创始人的墨家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潮。 儒家思想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独一无二的。 它只是众多相互竞争的思想流派之一。 儒学甚至有衰落的趋势。

孔子死后,儒家分裂。 据韩非子说,儒学分为八,儒学开始衰落。 因此,儒家第二大人物、后来的“小圣”孟子非常着急。 他把自己视为孔子真正的继承人,希望重振儒学的辉煌,恢复昔日的辉煌。 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道家的杨朱学派和墨子的墨家学派。 因为杨朱的“为我”和墨家的“兼爱”在那个生活岌岌可危的时代非常流行,而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爱他人、仁政理想以及所谓的礼义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为了那个民不聊生、诸侯国***的时代社会的发展。 如果个人和国家的生命都没有了,还求什么仁政呢? 所以儒家的命运就和孔子云游天下时一样,基本都死了。

但儒学就像春风吹过之后的小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在经历了秦朝“焚书坑儒”的致命打击,也经历了西汉初年称雄天下的黄老之术的孤独之后,汉武帝在董仲舒的鼓励下,推行了独尊儒家的政策。 儒家终于枯树开花,形成了主导之势。 至此,儒家思想完成了凤凰涅槃,成为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那么,儒家思想为何在汉武帝时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呢?

趣中国研究认为,这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审视。

一、儒家思想的优点;

二是道、法、墨思想的缺陷;

三、西汉初期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那么,儒家思想有什么优点呢?

首先,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学,是研究和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主张仁爱等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于父母长辈,儒家讲的是孝道;对于长辈,儒家讲的是孝道; 对于同事、朋友,儒家强调信任;对于同事、朋友,儒家强调信任;对于同事、朋友,儒家强调信任。 对于君王,儒家讲求的是忠诚。 这种价值观完全符合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法制度的要求。 因此,儒家价值观本质上满足了上层统治者管理社会的需要。

其次,儒家围绕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设计了一整套社会制度。 例如,孔子强调“正名”,要求人们坚守自己的立场,不要逾越自己的立场; 孟子强调“义”,要求人们按照社会道德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所谓“君子当有所为,而不为有所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集大成者荀子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礼法并重的学说。理论完全符合统治者统治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三,儒家强调“成人之道”,儒家强调的“成人之道”就是“内圣外王”之说。 所谓“内圣”主张人们应该修养道德,提高道德境界,而“外王”则主张人们应该为社会、为集体做出贡献。 这种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道家、法家、墨家思想的内在逻辑都存在缺陷。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政治治理的核心理论是“无为而治”。 这适合一个王朝之初的统治政策,有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但其缺点会带来统治者的权力。 分散。 西汉初年,实行封建制度,中央集权不够强大。 当地诸侯发动叛乱。 因此,汉初推行黄老术后,已经获得大权的汉武帝想要进一步集权,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 这样,儒学的崛起就成为汉武帝的迫切要求。

墨家的“兼爱”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特征,在历史上注定是昙花一现。 墨家在封建集权的西汉时期注定要走向衰落。

而法家却是赤裸裸的残暴残忍,只知道用赤裸裸的暴力来对待老百姓。 他们甚至懒得说谎。 因此,遵循法家治国哲学的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于是,汉朝上下官员几乎一致宣称法家太残酷,失去了民心。 西汉著名哲学家贾谊、陆贾、董仲舒等都持这种观点。 这一点对于才华横溢、有谋略的汉武帝刘彻来说也是非常清楚的。 因此,法家思想也被抛弃了。

因此,如果没有董仲舒,西汉政权仍然会把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这是由儒家思想的特点、当时的社会需要和君主的选择所决定的。

汉武帝

评论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