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伐匈奴,筮之,得大过之九五。太卜谓匈奴不久当破,占用何可久也一语(九五爻辞)。乃遣贰师伐匈奴。后巫蛊事发,贰师降匈奴。武帝咎卦兆反谬。

按:此亦专推动爻辞。

《仲氏易》曰;当时既失周史之占,如《春秋传》所记。而后儒笼统论理,则又谓占者有德则吉在我,无德则吉在彼。如此则但修德而已,用五、用二、筮人、太卜一切可废。今按春秋传占法,则象辞观玩,休咎瞭然。大过为大坎,而五当重乾之未进,承坤上龙战玄黄①,正在此际。幸乾、坎二位皆居北方,我以南向北,则我南为凯,彼北为败。所以能破匈奴兵,乘胜追北至范夫人城者,此也。奈身在坎中,尚未出险。而兑为口舌,又为毁折,非因令误,当以间败。乃咀咒事发,而脱身降矣。兑者,脱也。夫枯杨之华,不入寒地⑦;身为士夫,敌丑非偶。乃既降单于,则身已为人所得,而单于又妻之以女,此正匹配反常,一若老妇之得士夫者。亦可谓奇验矣。

李刚主曰:乾与大坎皆北方,乾为健,坎为弓轮,北伐之象。乾为君居中,为中国之帝,四阳中实,故北伐而胜。但终之以兑缺,则收局败耳。

【注释】

①何可久也:此引自大过卦九五爻之象辞。其辞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五也,是说枯杨生花,其花不能久开;老妇嫁得少男,其夫易弃。此处引其不可久之意,故汉太史卜断匈奴不久当破。

②大过为大坎:大过卦只有初爻、上爻为阴爻,其余四爻皆为阳爻,有两阴包阳之象,亦有大坎之象,故曰大过有大坎之象。

③五当重乾之未进:五为第五爻,为天子爻,此指汉武帝。重乾系由大过卦二爻至四爻、三爻至五爻互乾而成,乾有刚健之德,而上爻为阴,故重乾未进。所以说五处于重乾之中,但未进入极上之地。

④龙战玄黄:此取自坤卦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⑤乾、坎二位皆居北方:按后天八卦方位,乾为西北,坎为正北,所以说乾、坎皆北方。

⑥身在坎中:身指汉军,为第五爻,居四阳之上,而为二阴所包,则居于大坎之中。坎为险,故下文说身尚未出险。

⑦枯杨之华,不入寒地:枯杨之华取自大过卦九五爻辞“枯杨生华”。枯杨之华遇春则发,遇寒则败,故为“不入寒地”。

⑧身为士夫,敌丑非偶:在汉人看来,汉将象年轻的士夫,匈奴之女与之相配不能算真正的配偶,就象老妇人嫁少男一样。此有诬蔑意。

(译文)

汉武帝欲攻打匈奴,用《周易》占了一卦,占得泽风大过卦,九五爻动。汉太史据此说匈奴不久当破,依据的主要是大过卦九五爻象辞“何可久也”一语。汉武帝于是派两支军队攻打匈奴。以后发生了巫蛊之事,两支汉军大多投降匈奴。汉武帝于是责备卦兆反而错谬。

按:此例亦是专依卦之动爻爻辞推断。

《仲氏易》说:当时周太史之占法已失传,比如春秋传记中所记载的占法失传一样。以后的儒士只会笼统地谈论义理,并且还说占者品行好则吉兆在我,占者无德则吉兆在彼。如果这样,人人只要修德行善即可得吉,用五、用二、筮人、太卜等占筮皆可全废。今按照春秋之古占法,观玩象辞吉凶,则休答自会瞭然于目。大过卦有大坎之象,而身五正当重乾未进之时,上承坤之上六龙战干野,其血玄黄之兆。幸而乾、坎二位皆居北方,我军从南而北,则我在南为凯旋,彼在北为败北。所以说能破匈奴兵,可乘胜追击到范夫人城,说的就是这。奈何身在坎之大险之中,尚未脱离其险地。而大过卦上兑为口舌,又为毁折,不是因为命令错误,而是因为反间而败。于是咀咒之事发生,汉军只能降匈奴。兑通脱。枯杨之华,不能进入寒地;汉军身为士夫,匈奴之女非其配偶。等到已降单于,其身已为单于所获,而单于又为他们聚妻,这不能称为正配,就好象老妇嫁得士夫不能久长一样。这也可以说是奇验。

李刚主说:乾与大坎皆为北方,乾为刚健,坎为弓轮,故有北伐之象。乾为君,互之重乾居于大过之中,象征汉武帝,四阳在中间充实饱满,所以说北伐必胜。但大过之上为兑缺之卦,所以说结局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