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纪验》云:宣和末,长庆崔相公任福州日,其时晏清无事,思此圣书,虔诚自卜,得大过国卦。云:“典册法书,藏在兰台。虽遭乱溃,独不遇灾”。之逐卦,辞曰:“坐席未温,忧来扣门。逾墙北走,兵来我后,脱于虎口”①。其时卜后十日州乱,崔相公逾墙而出,家族不损,无事归京。乃知此书贤人所制,初虽难会,后无不中。

按:大过繇辞云:“栋桡,利有攸往,亨”,故《易林》曰“不遇灾”云云,逐繇辞云:“形:亨小,利贞”②,故《易林》曰“逾墙北走”、“脱于虎口”云云。

【注释】

①“坐席未温”句:此引自《易林》大过之邋的林辞,是说:刚刚

坐下席尚未坐暖,就有忧患入门来,慌忙越墙北逃,兵卒就在后边迫,最后终于脱离虎口。

②“愿:亨小,利贞”:蹶,少有亨通,宜于占问。

【译文】

《易林纪验》载:宣和末年,长庆崔相公在福州任职期间,天下清平无事,常思《周易》这部圣书之伟大,于是虔诚静虑,自己占了一卦,起得泽风大过卦。其林辞说:“国家的典籍和法律之书,收藏在兰台,虽然遭受溃乱,但却独未受损”。动而变为天山遁卦,其林辞说:“刚刚坐下席尚未坐暖,就有忧患入门来,慌忙越墙向北逃,兵卒就在后边追,最后终于脱离虎口”。卜后十天福州大乱,崔相公越墙而逃,家族未受损害,回京后也无灾事。于是始知《易林》一书为贤人所精制,开始虽然难以理会,熟炼之后则占无不中。

按:大过卦卦辞说:“房屋之栋梁因为负重过多而弯曲,利于有所前往,亨通”,所以《易林》说“不会遇到灾害”等等。遁卦卦辞说“少有亨通,宜于守正”,所以《易林》说“越墙北逃”、“脱离虎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