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于网络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陋室铭》文中的一句话。“白丁”一词,《辞海》解释为“封建时期无功名的人”。
为什么“无功名的人”称作“白丁”呢?“丁”,众所周知是对成年男子的泛称;至于“白”,笔者以为是指其衣服的颜色。就像现在社会称“蓝领”、“白领”,虽然是说不同的社会阶层,其实与其衣服穿戴有关:“蓝领”指劳力者,工作时多穿蓝布工装;“白领”指职员以上阶层,因穿西服打领带,西服内露出白衬衣领口,遂以领口之颜色指称其阶层。
唐宋时期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衣白,可以见诸其他文学作品。宋代大词人柳永年轻时才华出众,所填词作传唱市井里巷,又多流连秦楼楚馆,和朝廷提倡的礼教风范有悖。所以他应试科举,被皇帝亲批“且去填词”而罢用。
断去了功名仕进之路、无缘科举的柳永愤懑难抑,写出《鹤冲天》一词,抒发其“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的激愤,词中有“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此中的“白衣卿相”,乃柳永自视为未入仕的卿相之才,即是“还穿着白衣服的卿相”。《水浒传》中聚啸梁山泊的最初的梁山首领王伦,其绰号“白衣秀士”,其义也是如此,即未中科举的秀才。
唐人皇甫湜在《上江西李大夫书》中说:“居蓬衣白之士,所以勤身苦心……出其家,辞其亲,甘穷饥而乐离别者岂有二事者,笃守道而求知也。”(《皇甫持正文集》卷四)信中所说的是辞家赴试科举的读书人,“居蓬衣白”是其生活写照,即住的是蓬屋,穿的是白颜色的衣服。
唐代描写京城科举考试期间,天下士子云集景象,用“麻衣如雪,满于九衢”来形容。是说大街小巷到处是穿着白衣服的考生,如雪般映入眼帘,同时还指出了衣服的质地:是用麻制成。
李山甫《下第卧疾寄卢员外召游曲江》诗云:“麻衣未掉浑身雪,皂盖难遮满面尘。”叙述了自己科举落第的情形:白色麻衣的学生服还未能脱下,黑色的遮阳伞盖(中举后当官出行的排场)尚与自己无缘。这些碎片的文学描写,给我们揭示了唐宋士子服饰的一面。
更新于:11个月前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年时期易遭情变的星座男

第一名:白羊座男人转投名利场,假戏真作采了花!年青时他初生牛犊,虽性情莽撞,只要他确定了你,看对了眼,就会毫不在意你的其它附属条件(如家境、学历等)哦!也能经得起..

中年时期财运暴涨的星座

第一名:巨蟹座没有哪个星座的家庭观念比巨蟹座强,或许在建立家庭之前的巨蟹们会感情过得十分不平顺,但是只要建立了家庭,他们的全部心血都会花在家庭的建设上。也许婚后..

唐宋古文的小品化趋势

小品一词产生于魏晋时期,指佛经的略本,与详本大品相对,到明代晚期被应用于文学领域。小品文的审美特征大体表现为简短灵活、自然流畅,区别于传统古文文以载道的高古庄重..

《南陇公秘授 》明清时期抄本

《南陇公秘授 》,明清时期抄本,内容包含:论放水空捷法、论凶神之水怕所出之不吉、论制罗猴法又云日家罗猴、论二十四山兼加旺相分金秘诀等。pdf电子版大小:95.8MB,合计..

幼儿时期的性教育

幼儿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最疑惑的问题应该就是自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然而许多家长出于好玩的心理总是一再戏弄孩子,这样其实是不对的。家长应该做的是使用尽量生动形..

青年时期的性教育

青年时期。青年时期的孩子已经逐步走向独立,但是自我意识还不够坚定,容易被错误观念影响。此时家长朋友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恋爱观以及婚姻观,加强对孩子..

少年时期的性教育

少年时期。少年是孩子们出现明显的身体变化并且情窦初开的时期,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告诉孩子月经和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他们走向成熟的标志;告诫孩子可以与异性朋友..

儿童时期的性教育

儿童时期。此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作用,对自己与异性生理特征的差异有所认知;教导孩子们讲究卫生,爱护自己;告诉孩子们对异性要秉持尊重、平等..

时期四川道教界的社会服务活动

时期,国民政府要求佛道教寺庙兴办慈善事业,尤其是办学校;为此,先后出台了寺庙兴办慈善事业的法规,通过法律手段强制佛道教寺庙执行。1915年10月29日北洋政府颁布的《管..

北京西顶娘娘庙明清时期石碑统计分析

历代文人素有重视金石资料的传统。碑文石刻中不仅保留了许多书面文献中没有记录的信息,还储存了与个体存在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片段,因此,对于碑文石刻的研究为历..

“崇儒更化”:西汉时期的文化建设

兼论董仲舒《天人三策》的重要意义每一民族在发生巨变的时代,都会面临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而文化建设是政治建设的基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时..

明清时期著名的风水大师

(1)目讲僧,不知何许人,隐其姓氏,或云元进士,晦迹于僧。或云为陈友谅参谋,反败逃匿为僧。明末来勤,善堪舆术,为人卜葬无不奇验。尝曰:吾当以目讲天下,故皆称为目讲..

《一法通来万法通》明清时期手抄本

《一法通来万法通》,明清时期道医手抄本,全书共25个双面,合计50页。内容包含:封血、草药、伤法门(上中下部受伤方、丸药、煮骨方、接骨方、接骨止痛方、五脏伤用方、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