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再次让大家重视起校园暴力事件,近几年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也仅是冰山一角,其实类似的事件在各地中小学并不鲜见,只是大部分并没有被披露而已。

校园欺凌事件产生最大的根源在于有其相关土壤:

一、涉事青少年都处于精力旺盛,但心智极不成熟的阶段,加上很多卡通、电影、书籍、游戏等文学作品有意无意宣扬的暴力文化,很多暴力事件在他们眼中甚至是英雄行为,甚至还受到其他青少年的崇拜;

二、校园环境滋生的土壤。校园聚集了大量的同龄少年,这些同龄少年因体格、性格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孩子相对弱小,性格又懦弱,在家里受到大人的保护,而在校园中则没了这些保护力量,很容易受到体格强壮的孩子的欺凌。而校园中教师很容易把这些欺凌事件视为孩子间的玩闹而忽略,这些性格懦弱的孩子受欺凌后不敢告诉父母、老师,更加助长了欺凌邪风;

三、孩子缺乏保护意识和能力。现在多数家长致力于为孩子编织各种保护伞,而忽略了锻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应对危机能力,导致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碰到同龄孩子或大一些孩子的欺凌时,无法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自我保护和规避风险;

四、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处理不当。很多学校欺凌事件发生时,学校和老师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长间相互处理时也忽略了对欺凌事件双方孩子的教育和疏导,这也是导致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重要原因。

很多专家提出加强法制教育和相关法规的制定,这些固然能起到较积极的作用,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其实孩子都知道欺凌弱小不对,但还是会有那么多孩子去做,法制和道德的威慑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要想真正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建立起相关的保护机制,从心入手。从这点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笔者在八十年代上的初中、高中都是当地的重点中学,校园学习氛围浓厚,学生都以学为荣,以惰为耻,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都被引导到学习上了,很少有同学把精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偶尔发生的不良事件都被学校严厉打击,全校通报批评,如过街老鼠一般。所以我就学的两所中学极少发生各类不良事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的普通中学,类似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学习氛围不浓,加上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抱希望,精力开始转移到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上,这当然也包括各种不良事件,而教师也对此习以为常了,管理上也缺乏热情。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建立学习型校园迫在眉睫,很多老师和校长都很奇怪,学校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还提什么建设学习型校园。我就问这些老师和校长,在你们学校有多少学生是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以学习为乐的,又有多少学生是厌恶学习的?很多学生高考结束后开始焚烧课本庆祝,这是对学习有多么厌恶和痛恨,试想这样的学校怎么能称之为学习型校园,顶多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高考工厂,甚至某些专家讥讽的养鸡场。

江苏有所普通中学,学校倡导不讲负面的话、不做负面的事,并形成全校师生监督机制,有人说负面的话(包括老师),如讥讽、消极、辱骂等,就会被责令马上去政教处面壁思过,更别提做负面的事了,最终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同学间友爱互助,不仅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几乎为零,更让这所在硬件设施、生源、师资都落后的普通中学的高考成绩超过了当地的重点中学,这就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所带来的良性反应。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围绕这样的校园文化建立起的有效管理制度才是解决和治理各种不良事件的最佳良方。现实中绝大多数学校缺少这样的校园文化,更别提围绕这样的校园文化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千篇一律形式化的制度和仅停留在口头或书面的所谓校园文化,我甚至跟很多校长开玩笑说,如果把门口的牌子换成其他学校的名字,可能很多人真以为是那个学校搬这里来了,试想这样缺少校园文化的校园,怎么可能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制定再多的法律法规,这些校园都将是各类不良事件滋生的绝佳土壤。

所以只有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良好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生活在有文化、有信仰、爱学习的快乐友爱校园,才是最终解决各类不良事件的真正良方,更是孩子健康成长,国家迈向富强、智慧,实现中国梦的最坚实基础。(余建祥)

作者简介:余建祥,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校园文化建设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