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是一场与学术无关的盛宴。
许多学者呼吁人们不忘初心,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再加上各种宣传,激发了公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20多年过去了,我们更应该冷静地思考,持续不断的国学热潮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力量。 国学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中国经典? 当前如火如荼的国学教育主要内容是什么?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必须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中国需要树立独特的国际形象。 中华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重视,激发了中国人民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这是国学热潮的重要原因。
人类社会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 人们发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支柱、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当今时代巨变,社会财富大幅增加,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日益突出。 它面临着重大转折和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 。 由于经济高速增长所伴随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使人们感到迷茫和迷茫。 为什么社会发展会带来诚信缺失? 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道德沦丧吗? 当人们回顾传统时,发现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社会和谐、道德修养、礼仪、正义、诚信、道德自律、理想人格、和谐与不平等,而这些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和最需要。 宝贵的资源。
问题在于,很多人由于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局限性,对中国学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流行的观点将国学等同于传统文化,甚至等同于儒家文化。 这种观点是一种误解,而且是非常片面的。 一个基本事实:国学和传统文化不能划等号。 传统文化的外延显然比儒家文化要广泛得多。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思想、文化和观念形式的总和,儒家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一种价值取向。 它是一种源于过去、融入现在、影响未来的意识和存在。 除儒家文化外,还有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其他形式。 文化、佛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国学一词原本是一个专有名词,本义是学校,并不是指学术、思想、文化。 《礼记》云:古之师者,家有私学,党中有党,国学有。 《周礼》中也有乐者主国学之政的说法。 可见,国学是指周代在王城、诸侯都城设立的贵族学校。
国学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最早始于清末。 邓石在《国学讲义》一文中指出:谁是国学学者?他们是一个国家的。 胡适认为,国学是国学的简称。 所谓民族遗产,包括中国历史上的一切文字、典籍、制度、语言、风俗民俗等。 从学术角度看,国学的内容极其广泛。 国学概念主要包括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学术和思想两个层面的问题。 采用现代学科的分类方法,包括哲学、历史、文学、伦理、宗教、礼仪、考据、版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涵盖了所有中国传统知识。
中国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中西双学。 20世纪初,西学东渐日益盛行。 伴随着科学民主思潮的兴起,西方的强权和侵略让人们感到它们正在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保存和延续中华文化的生命线,区分国学和西学的思想应运而生。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顾名思义,中学就是中国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就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国学是文化资源还是意识形态? 关于国学概念的争论,需要澄清的是国学的内涵和价值是什么,以及在当代社会是否有必要推广国学。 如果把国学当作一种思想信仰体系,显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将国学的含义指向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解。 传统文化理论上包括物质传统和精神传统。 刘梦溪先生指出:国学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国学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也不等于儒家思想或儒学。 国学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把国学概念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这些文化都属于中国学。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五千多年来从未停止过流动,就是因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在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影响下,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不断更新,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从各种国学教育的观点和实践来看,所谓国学主要以传统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国学教育变成了儒家经典教育。 传统儒家思想主要是汉民族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 将其他民族创造的思想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研究之外,实际上是把儒家思想抬高到统治地位,这与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事实不符。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主流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先秦儒家、汉代儒家、魏晋玄学、隋唐道家、佛教等几个阶段。北朝、宋明理学、清代普学。 先秦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正值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百家争鸣,阴阳、儒、墨、明、道、法等诸家思想流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涌现。 站出来,提出净化世界、净化人心的主张。 每个思想流派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道教注重世界观、人生观;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 墨家主张兼爱、尊贤; 法家倾向于施加严厉的惩罚。 诸子百家都塑造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族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及其学术,后来被称为儒学、儒学。 在其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思想不断转型。 虽然冠以儒学或儒学之名,但在理论基础、思想特征和功能上形成了不同的体系。 《传统》、《道传统》、《学传统》等。《汉书艺文志》云:儒者助人助君,循阴阳,授教悟。行于六经,付出讲究仁义,祖着尧舜,宪文武,主仲尼。 这个现实。 以上是对后来儒家思想的总结。 天人合一是儒家转向经学的理论基础。 后来形成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的道家传统,起到了维护君主政体的作用。
两汉经典是为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政权而服务的。 汉初,以黄老学为主导的统治思想主张清静、崇尚自然,日益不能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接受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嘉许六经,置五经博士,废黜其他各家的博士。 儒学取得了统治地位,儒学经学的进程开始了。 中国的学术思想从儒家转向儒家,儒家成为统治意识形态,对中国此后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谓儒家经典,已成为专指对儒家经典的阐释、阐明、研究的一门学科。 无论是小言大意,还是文字训诂,都没有超出封建统治思想的思想范围。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封建经典,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和秩序,是帝制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逐渐成为国学的全部课程,以文化巩固封建专制制度。专制专制,导致中国学术思想匮乏,人才匮乏,国力衰弱。 。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主要培养主体的尊卑等级观念和绝对服从的品质。 将儒家经典定位为国学的当代定位,不利于我们客观认识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国传统教育向儒家经典教育的转变与现代公民教育所倡导的科学、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冲突。
对儒家的独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学术后果。 特别是东汉以后,谶语盛行,儒家成为神学; 解释五经的章节和句子变得越来越繁琐,往往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字,导致经典失去了生命力。 转化为经学、神学的儒家思想,逐渐失去了维系民心的作用。 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统一帝国不复存在,汉代儒学衰落。 玄学是轩辕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老子》、《庄子》、《周易》三部经典,被称为三玄。 这种特定的学术思潮也被称为玄学,其基础是老庄祖记和儒道综合。 魏晋玄学以道家思想为框架,研究深奥玄妙的问题,试图调和名教与自然,并在许多方面论证了两者的一致性。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道教、佛教盛行。 很多人很容易将道教与道教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道教是一个哲学流派,而道教又是一种宗教信仰。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 人们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一切运动的规律。 这也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道教是在道教思想理论基础上吸收仙人炼丹、民间鬼神崇拜等观念而形成的中国本土宗教。 它创立于汉末,最初以民间社团的形式出现。 以长生为最高信仰,崇尚清静无为,得道成仙。 经过葛洪、寇谦之、陆秀晶、陶弘景等人的改造和丰富,最终成为官方信仰和拥护的宗教。
唐代君主认为黎王室是老子的后裔,又由于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进一步促进了道教的发展。 佛教是外来宗教,其理论基础是因果报应论和神不朽论。 南北朝时期,涅槃成为佛教的主流,涅槃是这一时期佛教理论的中心问题。 涅槃的本义是死亡,这里指的是轮回的状态。 这是一切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 隋唐时期佛教形成了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诸多宗派。 尤其是禅宗,是一个高度中国化的佛教教派,对中国文化思想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此,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 特别是宋元以后,三教合于体,融于用,归善,成为主流。
宋明理学是封建社会晚期的统治学说。 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也吸收了佛教、道教。 它可以看作是儒、道、佛融合的产物,也被称为哲学新儒家。 新儒家也有不同的思想流派。 著名的有周敦颐的廉学,程镐、程颐兄弟的洛学,张载的管学,朱熹的闽学,陆九渊的江西学派。 《学》、王守仁的《阳明学》等,各家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最有影响的流派是理学的道派,即程朱理学和鲁王心学,以心为最高范畴,主张一分理。 。 《专业》主要讨论人性、心理学、自然原理和人的欲望等问题。
清代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学监狱,为学术研究创造了全面的禁区。 在此背景下,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兴起了一股以考证为主、注重质朴朴实的学风的学术思潮,故称普学,又称汉学。清代普学的最大特点是重汉学、考音、认字、综合训诂、精研考证,而不注重思想的阐发。原则。
国学概念是在与西学对立的意义上别出心裁的,具有特定的历史情境。 钱穆在《国学概论》一书中,以思想史变迁为线索,指出:学术无国界,国学一词,过去无传承,不得立。未来,它是一个时代的名词,在它的范围内,很难区分哪些应该纳入中国文化研究,哪些不应该纳入中国文化研究。 国学的内涵和范围无法确定,因此这个概念无法成立。 有学者从价值角度出发,认为国学体现了顽固性和保守性,不宜提倡。 关于国学概念的争论,本质上是围绕着如何看待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这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在国学热盛行的今天,我们应该立足当代精神,批判和继承前人的观点,首先创造性地转变对国学的认识,重新认识国学的合理性。宏观视野下的国学民族文化建设。 弘扬文化不是全面、机械地恢复传统文化,而是用科学方法改造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思想,它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人生价值观、生命意义、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深层的民族心理结构。 儒家追问人性本源,道家探讨宇宙根源,佛教则悟诸法的缘起。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性善恶为基础的。 道教视道为宇宙之根,天地之始。 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存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由道赋予和构成的。 天之道,益而不害;圣人之道,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为无为自然意味着无欲,最终表现为不争。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本质都是空性。 空是指因果,是指有因有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存在。 因是因,缘是缘,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结合而形成的,一切存在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因缘。 这些思维方式凸显了人、人心的地位和作用,是抚慰我们心灵的学问。
国学概念的出现是为了应对西学的挑战。 它是权宜之计、临时性、特殊性的产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胡适认为,国学是研究中国过去一切文化和历史的学问,整理国遗就像整理旧物一样。 无论是先秦诸子、汉代儒家经典、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任何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出现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并且适用于过去的时间范围。
纵观国学发展史,今天的国学热潮是一场与学术无关的盛宴。 一百年来,国学这个概念一直争议不断,跌宕起伏,模棱两可。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希望在中华先进文化的引领下,真正为全民族树立牢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主体意识,面向未来,不断扩大开放,并增强吸收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作者简介:邵光庭,著名学者、儒家经史专家、书法家、画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和传播,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古典哲学、历史、儒家经典、书法、绘画等,并涉足了许多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