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王贞仪后,小潮潮便萌生了做一个古代杰出女性专题的想法,
以后每一期古代杰出女性专题就会和大家聊一位,同样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芒的女性。
那么,让一切始于王贞仪,成型于谈允贤,跟着小潮潮步入从前的星轨吧~
谈允贤,要写她,就不能只写她
要写当时封建礼教的森严
要写那时女性就医的困难
那么古代女性就医有多困难,
一句俗语便可以看出,“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
不仅因为妇科病本身难治,更主要的原因是以男性为主的医生很难和患者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
而明代对女性贞洁要求更加苛刻,使得“男女之大防”越发明显。
但是,女性始终在饱受不孕、多孕、流产等生育相关疾病的折磨,由于“礼教吃人”,大多数女性都生活在备受压抑的内宅,抑郁沉闷更是诱发各种疾病的原因。
——“生四胎,后三胎将三四个月即堕”
——“一妇人,年三十八岁,曾产十胎,后有孕怕生,因服药堕胎,不期恶露去多将死,服药三月,止存残命”
——“夫不时宿娼,偶因经事至大闹,乘时多耗其血,遂成白淋,小腹冷痛”
——“因夫贵娶妾,忧忿成疾”
除此之外,还有因劳碌太过生病的
——“客船妇人,四十岁,患两手麻木,六年不愈,循其病因,无分春秋昼夜,风雨阴晴,日逐把舵”
——“家以烧窑为业,夫出自运砖瓦,一日运至二更才止,偶因经事,遂成此症”
而谈允贤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凭借高超的医术以及同为女性的心理,用药治病、悬壶济世、著书立说。
她不仅是女医,更是一种直面困境的勇气,
是诞生于极致文化限制与束缚的夹缝之中的一束光,
为当时沉闷抑郁的女性空间带去更多新鲜的空气。
在王超群《行医救人——明代职业女医谈允贤研究》中说,谈允贤作为女性医者的存在,就是对固有性别观念的极大挑战,以及对女性形象的再次构建,在当时社会也是对女性从业能力的全面肯定。
要写谈允贤,就不能只写她
要写家学的源远流长,
要写她行医问道之路,
要写她著书立说的不易。
“妾谈世(氏),以儒鸣于锡。”
——《女医杂言·自序》
谈允贤出生于一个儒医并重的家庭,她的祖母太宜人茹氏,也是医术精明的女医。
而祖母就是传授谈允贤医学知识、让她走上医学之路的引路人。
她自幼年起,弃女红,习医学。
及笄之年出嫁后,开始医学实践,并在自己和自己的三女一子身上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在祖母去世后,她因悲伤而缠绵病榻七个月,梦中得到祖母指示方药,并被要求行医济人。
于是她病愈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女医之路。
直至五十岁时,她写下自己和祖母的医学经验《女医杂言》并刊印。
在《女医杂言》的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叙述祖母托梦这个十分玄学的开端。
但细究原因,并不是什么玄学,而是真实的困境。
也是她利用传统的“天命观”去争取女性的机会,去突破当时社会对女性日益苛刻的限制和歧视,更是为女子行医找一个更为合理的道德支撑。
证实自己秉承天命,自己“胆大妄为的反叛”只是同男性医者一样,具备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要写谈允贤,就不能只写她,
要写她朴实无华的医风,
细腻平和、体贴入微的问诊,
要写《女医杂言》的经世致用。
“谈允贤喜用时方,药皆寻常,方多平易。”
允贤行医之时,尽量会用常见、易寻、平价的药物,她擅用灸法,常内外结合,对症下药。
用药的灵活,能够和女性建立平等的对话上,踏实认真的治疗和对患者的体贴入微,也体现了她的对患者的关怀。
而《女医杂言》一书,除去序言,共31个案例,
每一篇都简洁明了,不仅是妇科专著,也涵盖了内科、外科和儿科,
她所用的方剂也会标明出处,对症去进行灵活加减,
虽然是出自她个人的经验之谈,但贵在总结。
明万历乙酉(1585年),她的《女医杂言》由侄孙谈修重刻。
谈修在跋语中记载:
“祖姑杨孺人,以女医名邑中,寿终九十有六。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余在龆龀,目睹其疗妇人病,应手如脱,不称女中卢扁哉?”
无疑,谈允贤是幸运的,
既有家学渊源,又有家人的支持与引导,
尤其是祖母的倾囊相授。
但她也是聪明的,以“天命观”争取到机遇,
从封建社会的间隙中破土而出,
最终得以出版一本全部记录女性医案
并且影响深远的《女医杂言》。
小潮潮相信,在那个时代,精通医术悬壶济世的女医不止一位,但就如谈允贤的祖母一般,她们被时代的阴影所遮蔽。
但小潮潮也相信,无论是《女医杂言》在当时的出版,还是谈允贤治病救人的行为,始终鼓励着当时所有的女医。
是谈允贤的名字被铭记至今,也是女医的存在被铭记至今。
医家巨擘灿若星河,她们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古人很潮小潮潮 公众号:古人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