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12月9日《重庆商报》报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论坛暨重庆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活动在重庆开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毕诚在主报告中提出:感恩教育应该成为一门课程。

开感恩课的现实意义

□ 周祖荣

长期以来,感恩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一些父母对孩子毫无原则的溺爱、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绝不只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回报,而更多的是需要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让他们懂得感恩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要素。
感恩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感恩教育重在引导。学校可通过感恩课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如给自己最多恩泽的人写封感恩信、送一件小礼物;每天为他人做件好事;讲一个感恩小故事,等等。要让每个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感恩,向谁感恩,怎样感恩,借此养成感恩的习惯。
学校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能够使学生们的精神得到洗涤,心灵变得更加纯洁。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就会拥有一方晴空,就会拥有永远的快乐。学会感恩,拥有快乐,这就是学校开设感恩课的意义所在。

感恩课不是灵丹妙药

□ 于立生

看似缺什么,就给补什么;指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就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如此行为,不免令人有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
记得我念书时,学校开设的关涉做人的课程,就有《哲学原理》、《人生哲学》等。现在一些人文学者编定的大学语文,主张大语文,推重人文教育,说白了,也就是教做人凡此种种,还不够?如果这些都不够,新添个感恩教育课程,又能奢望其起到多大作用?
以大学生而论,果真就一定那么缺乏感恩意识吗?我就不太相信。古语有云: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学生们会不知道?大学生也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了,就真有那么的不堪,那么的不会做人?
即以毕诚教授所提到的贫困生欠贷问题论,所牵涉面广矣。工作不好找,大学生中也有一些毕业即失业的;而找到了呢,又多薪水有限,物价在上升,薪水却难涨自顾尚且不暇;顾也只顾得了今天,顾不了明天。相信恶意欠贷者,不免也是有的;但大多数人可能不是不还,而是暂无能力,以致欠贷吧?如果生存现实得不到改善,单指望开个感恩教育课程,又能起到多大效果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说得直白而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