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也越来越活跃,很多学校开始注重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建设。
显然,校园文化的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纵观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一些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企业主要提供雕塑小品、校园形象识别系统等一些外在的服务内容,针对校园文化深层次内涵的服务内容相对极少。
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由内及外,还是由外而内?让我们来看看名校的文化就一目了然了。
创建于1897年,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前身为求是书院,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特别倡导求是精神,并将之深深地融入到了浙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1936年4月25日至1949年4月,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共13年。这13年,中国战火不止,日寇入侵,国土沦陷,竺可桢校长当时办学条件之艰辛和环境之恶劣,是全世界大学中罕见的。竺可桢为保护浙大师生安全,1937年11月11日率师生举校西迁,迁徙途经浙西、赣中、桂北、黔北农村与山区,行程2600多公里。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战火中,浙江大学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办得更朝气蓬勃,汇聚了苏步青、谈家桢、卢鹤绂、王淦昌、谭其骧、陈建功、贝时璋、蔡邦华、王葆仁、胡刚复、钱令希、张其昀、罗宗洛、张肇骞、梁守?、苏元夏、马一浮、郑晓沧等国内许多著名教授,研究成果累累,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到实地考察后,把浙江大学赞誉为东方的剑桥。1936年竺可桢校长到浙大时,全校只有文理、工、农三个学院,学生400余人。西迁至遵义时,文理分开,又设师范学院。1946年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后,增设法、医两学院。此时,浙江大学共有7个学院。到1949年,在校学生达2000多人,成为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浙江大学出现这样的办学奇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竺可桢校长确立和倡导求是精神,并不遗余力地带头身体力行。求是精神是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精髓。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来之不易,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是竺可桢校长给浙江大学创造的宝贵财富。
竺可桢校长为什么要将求是确立为浙江大学校训?为什么要倡导求是精神呢?他在与新生座谈时指出,诸位到这里来,应该明了这里的校风。一校有一校的精神,英文称为CollegeSpirit。世界上的著名大学,都有体现其校风、学风和精神的校训。例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Veritas(拉丁文,其意义是求是、求真理)。竺可桢校长是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的,他当然深知一所大学校风、学风的确定和建设重要性。竺可桢在受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第一天,在与全校师生见面发表题为《大学教育之重要方针》就职演说时,就提出大学教师对大学学风、校风建设和人才培养重要性的精辟见解,他说:一个学校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的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
1938年11月19日,浙江大学西迁至广西宜山,竺可桢校长在校务会议上提出,并决定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校训确立前后,竺可桢校长或演讲或撰文阐述求是的涵义。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校长在开学典礼上作《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的专题演讲;1939年2月4日他对新生又作了《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专题演讲;1941年初,竺可桢校长为浙大出版的《思想与时代》杂志撰写了《科学之方法与精神》的论文。上述三文是竺可桢校长论述浙大求是精神的代表作。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需要一个发展、明确、深化的过程的,不是简单的表面文章就可实现的。当然,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是从属于校园内在文化的。
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强盛的必经之路,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也足见国家和决策者对此的认识。要塑造、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就离不开一流的学校,而一流的学校就离不开一流的校园文化,一个缺失了校园文化的学校,只是一个简单的培训机构。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由内及外,这样,外在的辅助才会锦上添花,否则要是规划不到位,甚至有可能成为画蛇添足,或者表面文章,不会有太大效果,甚至是文化的混乱与冲突。(作者:余建祥)
作者简介:余建祥,国内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校园文化建设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