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网传,“端午”本名“端五”。到了唐朝,因唐玄宗出生于685年农历八月初五,丞相宋璟为讨好唐玄宗,以避讳为由,将“端五”改为“端午”,并沿用至今。

其实所传非实。古人多直称端午节为“五月五日”,如宋《太平御览》中,“五月五日”便是以独立的条目存在的。

虽然其也援引晋《风土记》所载:仲夏端五,端,初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

但整体来说,当时还是多以“五月五日”称之。

后南方多称之为“端午”,北方多称之为“端阳”。

如清《燕京岁时记》和《帝京岁时纪胜》中,都以“端阳”为节日条目,未见“端午”之称谓。

端午实际是个较早的融合性节日。

先秦时期,各文化圈在五月五日前后都有各自的且风俗各异的节日活动。

中原文化圈有每年午月首个午日蓄兰沐浴的“浴兰节”;

荆楚文化圈有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的“五月初五投江日”;

吴越文化圈则有为纪念伍子胥而划舟的“五月五日迎伍君”;

而闻一多先生在其《端午考》中论述到,端午节的前身为南方上古先民的祭祀龙的活动。

可见在五月五日这个时间段,中华各地乃至各文化圈,都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祭祀活动。

但随着秦朝一统,各地方的节日也有所融合。加之西楚霸王的横扫中原及刘邦以汉中为后援统一全国。荆楚、吴越的文化同原中原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而端午节也随着历法的确定,最终定格在了五月五日。

这也就是为什么陆游的这首描述端午节的诗叫“乙卯重五诗”了。这里的“重五”就是指农历五月五日,而并不局限于午日。

清·富察敦崇在其《燕京岁时记》就曾说到“按《荆楚岁时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忌曝床荐席及修盖房屋。夫荆楚之与燕京,相去远矣,而自昔风俗有相同者。”

在“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古代,风俗的相似性便可说明“端午节”是一个多么历史悠久且传播广泛的节日。

【恶五月】

那么提到端午节,就不能不提到“恶五月”,因为端午节绝大多数的活动都是为了顺利度过恶五而产生的。

关于“五月”概念形成很早,而且是一个多禁忌的合集。

在周代,五月就被公认为是一个需要戒骄戒躁,止色的月份。

《礼记·月令》有云:“(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

夏至临近,阴阳相争,阳气至极,阴气始生,故此需要保持平稳的精神状态。

南北朝·梁宗懔所撰的风俗志《荆楚岁时记》中有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

清·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亦载:“京俗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以艾叶贴窗牖,谓之解厄。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

明·张岱的《夜航船》中有云“五毒:蛇、虎(壁虎)、蜈蚣、蝎、蟾蜍,谓之五毒。官家或绘之宫扇,或织之袍缎,午日服用之,以辟瘟气。”

后因五毒的深入印象,“恶五月”则变为了“毒五月”。

因此五月也成为了人们养生的重要月份。

五月即是午月,也就是阳历的6月份左右,此时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虫子和病菌的生长,所以“五月辟瘟”是其大主题。

五月与午月重合,午月五行属火,火旺而金衰。心旺而肝胆气休。

所以古人多配雄黄酒、艾草、菖蒲等挂在门前,达到驱赶蚊虫的作用。

宋·吴自牧《梦粱录》有载:所谓经筒、符袋者,盖因《抱朴子》问辟五兵之道,以五月午日佩赤灵符挂心前,今以钗符佩带,即此意也。

人们会将菖蒲、甘草、丁香、甘松、藿香等草药及辟邪符放入香囊中,以便人们随身携带。以达到提神通窍,祛避邪疫的目的。

此外,此时阳气至极。而阴气渐起,是阴阳之气转换之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也不宜做耗泄的事情。

如《养生纂》云:“此时静养毋躁,止声色,毋违天和,毋幸遇,节嗜欲,定心气。”都是很好的养生之法。

【端午辟瘟】

阴历五月,天气湿热,以至蛇虫繁殖、“五毒尽出”,多病毒瘟疫之疾。

而“端午”作为“九毒日”的第一天,自然要备受重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嘛~~

苏轼《六幺令·天中节》言: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将宋时端午节防疫驱毒的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挂天师符/钟馗像等,都是为了能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安康。

雄黄酒

在没有驱蚊剂和花露水的古代,人们会用雄黄酒来辟蚊虫。

古籍《抱朴子》载:“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

可见至少在汉代,人们就用雄黄用来驱毒蛇。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有载: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明《帝京景物略》则载: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曰避虫毒。此时按原文所述,并未提及直接饮用雄黄酒,而是将雄黄酒当药酒进行涂抹,以酒气驱毒虫、毒物。

后至清代,《燕京岁时记》有云: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清《帝京岁时纪胜》亦载: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帐间,以避虫毒。

才有出现饮雄黄酒的内容。而且要少饮、慎饮。而儿童更是仅为涂抹而已。

因《本草纲目》明载:(雄黄)气味夺、平、寒、有毒

而现在一些商家所出售的或自己配的雄黄酒多为按图所骥并未控制好雄黄与酒的配比,而人们也拿雄黄酒当日常饮用的酒来喝,所以经常出现因饮酒过量而造成身体中毒的新闻。

反而怪古人的行为不科学、陋习害人,实则是文化断层造成的理解有误。所以对于雄黄酒的习俗,还是少饮、不饮为好。

菖蒲艾草

“五月五端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瘟神归地府。”

同雄黄酒的效用,古人会在门前悬挂菖蒲和艾草用以驱虫辟疫。

《燕京岁时记》有云:“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浓烈的香气。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也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叶从基生,剑形。亦可利气通窍,祛避邪疫、消散蚊蝇。

作为五瑞的成员,艾草和菖蒲必然在端午有着重要的防暑避瘟的作用。

天师符

端午佩符渊源古老。早在商周时期,人们便在门前挂桃符辟邪。

《后汉书·礼仪志》有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

后至魏晋时期,随着道教的兴起,时人将桃印换成了灵符。

《抱朴子》载,时人问抱朴子辟五兵之道。抱朴子答曰:或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

后渐成为常俗。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产生了绘五毒符、五雷符、钟馗画、天师画等习俗

宋《梦粱录》有载: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或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

《燕京岁时记》有云: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现今在家中挂钟馗像或五毒符咒的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人们会将辟邪符同中药一起放入香囊中,以便达到同样的效果。

彩丝线

汉·应劭《风俗演义》有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温。

而其名曰“辟兵”,实则“令人不病瘟”尔。

相传此习传自齐景公。明·张载《夜航船》有载:齐景公制,五日百索悬臂及钗头符。

此俗一直延续到清朝。

《燕京岁时记》有云:“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粽子】

端午食粽子,最早见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这也是有***载的最早将屈原与端午联系在一起。

《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按《续齐谐记》载,人们最早以竹筒装米投入水中祭奠屈原。后因竹筒饭多被蛟龙所窃,所以托梦区曲,让其改用楝叶包裹,并以五花丝系之。可防蛟龙盗窃。

五花丝,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彩丝线”,有避瘟之用。

楝叶,川楝的叶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并有泻火、止痛、杀虫作用。如《本经》云:主温疾、伤寒太热烦狂,杀三虫疥窃,利小便水道。正适合这恶五月使用。

【女儿节】

如陆游在《乙卯重五诗》中写到的石榴花。端午节除了他坚决防疫的刚强一面,也有其柔情的部分。

因为石榴花象征着美丽女性,象征着兴旺人丁,所以石榴花寓意着端午节的另一个节日含义——女儿节

明·沈榜的《宛署杂记》有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这天,少女们要佩灵符,簪榴花。所以随处可见“榴花忽已繁”的应景。

而五月初,出嫁少女回娘家的习俗也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清·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有载:“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