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孔子言:“富与贵,为人之共愿矣。”

世人皆向往富贵,梦想生活富足,体面悠然。

然追求富贵,非纯由人力,实乃时运交织,命中安排之果。

欲辨此人是否具“富贵之相”,察其三迹象,即可洞若观火!

人穷立志,遇贵人

《滕王阁序》中,王勃慷慨陈词:“身处逆境,意志更坚,勿让壮志消逝于云霄之外。”

这番话强调,在困顿之中,我们应更加坚守远大理想,不让心中的火焰熄灭。

立志高远,怀抱对成功的渴望,持之以恒地奋斗,以卓越成就脱颖而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并在人生旅途中吸引更多贵人的助力,从而实现腾达的梦想。

汉代文献《盐铁论》记载:“负重前行的商贾,往往未识猗顿之巨富。”

猗顿,春秋战国时期的财富传奇,出身贫寒却书写了白手起家的辉煌篇章。

起初,猗顿在鲁国,生活艰辛,尽管勤耕不辍,仍难以摆脱贫困的枷锁。

然而,困境并未使猗顿沉沦,他一面苦读求知,一面积极探索生活的转机。

契机出现在他听说范蠡弃政从商,累积了惊世财富之后,猗顿毅然决定踏上寻访范蠡之旅。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得见这位改变其命运的贵人。

范蠡对他说:“欲速达富贵,宜畜养五牸。”

在范蠡的智慧启迪下,猗顿返回故土,投身畜牧业,并逐渐涉足盐业。

不过十余载,猗顿便从一无所有跃升为与范蠡比肩的富甲一方之人。

古语有云:“心怀壮志,万事可成。”

面对逆境,若仅抱怨连连,必将沉沦,无所作为。

反之,怀揣鸿鹄之志,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方能吸引贵人相助,缩短成功之路,彻底扭转人生的轨迹。

人富交友,借众力

《说苑》有云:“众聚之地,圣者不侵。”

这意味着,个人之力即便强大,也无法匹敌众人的合力。财富积累同样遵循此理,富裕之时更应珍视友谊,广泛结缘,借众人之力,确保前行之路稳健且长远,无往不利。

“红顶商人”胡雪岩深谙此道,常言:“家有依靠父母,外出则需友人相助。”

胡雪岩每至新地,必广交朋友,乐于助人,因此人脉宽广,财路顺畅。

例如,光绪年间,他在福州开设阜康钱庄,遭遇当地行业巨头元昌盛钱庄及商会会长卢俊辉的排斥。

卢俊辉刻意拒收阜康钱庄银票,令其业务陷入困境。

面对此景,胡雪岩并未正面反击,而是暗中探查元昌盛的软肋,发现其存在过度放贷、资金链紧张的问题,面临崩溃边缘。

关键时刻,胡雪岩展现出非凡气度,不仅未乘人之危,反而诚恳指出卢俊辉的经营风险,并提出资金援助,助其度过难关。

数日之后,卢俊辉亲自上门致谢,双方握手言和。

此后,胡雪岩在福州的商业活动畅通无阻,与卢俊辉的合作更是让事业版图进一步扩大,成就一段商界佳话。

《后汉书》中的智慧提醒我们:“孤树不成荫,独木不成林。”

人在困顿时,需勇于突破,跳出局限。

而一旦境遇改善,更不应孤立自我,高处不胜寒。

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得意时有人共庆,困顿时有人援手,将财富转化为不断增长的资本,确保在风雨变换中屹立不倒,财源广进,生生不息。

行善积德,留富贵

李白有云:“若问功名富贵能否久长?试看汉水,岂会向西北流淌?”

此言道破,短暂的富贵辉煌,并非永恒的保障。

“发财易,守财难”,一时显赫不代表恒久繁荣。

究其根本,唯有德行,方为承载一切的基石。缺乏德行支撑,财富终将如流水般消逝;而德行卓著者,方能把握富贵,使之细水长流,绵延不绝。

回望历史长河,那些能将富贵延续至第三代的家庭,无不是因行善积德,泽被后世,子孙因此受益匪浅。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所属的苏州贝氏家族,世代遵循一条家训:“留给子孙财产,不如留给子孙德行。”其先祖贝慕庭,便是乐善好施、注重德性修养的典范。

逢年灾荒,贝慕庭必开仓放粮,且以远低于市价的三分之二出售,以解民众燃眉之急。

及至六十大寿,他当众焚烧装满借据的盒子,豁免众人债务。

六十五岁病重时,他更慷慨赠予贫苦乡邻大量财物,笑言:“心无挂碍,吾可瞑目矣。”

贝氏家族,以行善积德为家风,历经岁月洗礼,家族兴旺不衰,延绵至今,后代英才辈出,成就斐然。

《大学》有云:“仁者以财助人成长,不仁者牺牲品德以求财。”

对个人或家庭而言,最高智慧在于行善,最佳风水则是积德。

慷慨解囊,善行不辍,富而有德,方能确保财富长存,福泽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