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莽莽昆仑,万山之祖。伏羲独立山巅,观月相于虚空。

他看到月亮从初一到十五,阴晴圆缺生灭。

他看到月亮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循环不已。

他看到一种变化,体悟到一种规律,觉知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壮阔。

于是,他用随身携带的矩尺,在地面的沙地上,借着月光画下了郑重的一笔。

这一笔,伏羲一画开天地!

这一笔,画出了一个民族五千年的生生不息!

这一笔,画出了一个民族与天谐行的澎湃生命力!

九州宏愿让这一夜充满了神性,在看不见的九天之上,黄钟大吕激荡天穹。

伏羲的精神在狂舞,苍龙抬首,草木欢歌,山川乡野大河沼泽,全在这一笔之下!

阴阳、刚柔、吉凶、日月、男女,万事万物,无不包罗其中,无不含藏其中。

02

他想到月相之缺,于是用矩尺画出一根缺断的直线:--

他想到月相之圆,于是用矩尺画出一根笔直的直线:

有缺才有圆,有无才生有,有法界才有世界,有非物质才有物质。伏羲是一位俱眼圣人,他从无看向有,从法界看向世界。

这个“--”是个象征符号,伏羲称它为【阴爻】,而把“”称为【阳爻】。

《德道经》五千言,说到阴阳的只有一处:万物负阴而抱阳

“负”指依赖、依仗,而“抱”指引而聚集。天下万物是依靠着阴才引而聚集成阳。你想想是不是?

小孩从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花儿从种子里抽芽开花。母亲是不是“阴”?大地是不是“阴”?

还有物质世界的背后,是不是也有一个看不见的“阴”?

我们平常说的阴阳对立转化,那个“阴”只是指代某种现象,它是和“阳”对立的。我这里说的“阴”,其实就是虚,就是无,就是道。

它不与“阳”相对,它包含着“阳”。

请记住一句话,这句话在《周易》里处处体现:

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

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

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

看得见的有生灭,人有生老病死,花有荣枯纷谢,但最本质的那个看不见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若不明此,学《周易》只会在二元对立转化的概念里打转转。这算是“相”的境界,虽然从这个境界出发,比只知道“用”的人要高,但还是未触到“体”。

好比你家里的灯,大家都知道天黑要开灯,用来照明做事。了解“相”的人,知道有个开关,一开一关,有一个规律,而知道“体”的人,懂得灯能明能暗的背后有电流,还有发电厂。

开灯灯亮,关灯灯灭,一切看似变化无常,但背后的电流,这个“体”一直都在的。

03

伏羲在折线上画出两条阴爻,称之为【太阴】。这里请注意了,这两条阴爻画出来是一样的,但其实是不一样的。

一下一上,一内一外,下面的阴爻代表着最本质的看不见的道,照理说它是没有阴阳属性的,这里伏羲只是用一条阴爻来代表。但是,上面一条阴爻却具有阴的属性,它有物质属性了,虽然我们看不见。

你能说手机无线信号不是物质吗?你能说暗物质不是物质吗?

从太阴开始,二元对立的世界开始出现。

阴极则变,开始负阴抱阳,太阴上面的阴爻开始变成阳爻,称为【少阳】。少阳的这一条阳爻在运转,转到了阴爻下面,从阴爻下面生出来了,称为【少阴】。少阴上面的阴爻又要变化,最后变成【太阳】。太阳之后还要变,又变成少阴,如此循环往复,成住坏空。

太阴、少阳、少阴和太阳,合称为【四象】。为了更加具体地展现四象的变化,伏羲发现每一象都有两种新的可能性,继而创制出八卦。

太阴上加一阴爻为【】,加一阳爻为【】。

少阳上加一阴爻为【】,加一阳爻为【】。

少阴上加一阴爻为【】,加一阳爻为【】。

太阳上加一阴爻为【】,加一阳爻为【】。

在伏羲绘制的先天八卦图中,他把艮卦放在了西北。不仅仅是因为西北多高山,还因为他想留给世人一个念想,一份追忆,一种生命回归的启示。

04

艮为山,不周山。不周山飞走了,化作月亮。现在这里是昆仑山,阅尽人间万年寒暑。

天人们走了,人类茹毛饮血,胼手胝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建造起城市,创造出文字,铜铁炉中烧出文明的火光。

伏羲走了,女娲走了,人类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崩乐坏,干戈作,帝wang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们渐渐忘记了我们的来处,洪荒万古,在西北的不周山,人与神比邻而居。

我们渐渐迷失了我们的存在,想起那座山,遥望那一轮月,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你我皆是剧中人。

作者:成长与修行 公众号:南歌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