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党政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性文件。 2018年9月发布的《国学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了国学诵读工作。 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张燕玲受本刊邀请,分析五四以来中国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并分析了当前推动中华经典推广的制约因素。 对此进行分析,并针对提高国文素养教师作为国文学习和推广的最重要的实施者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一

  经典诵读工程的重大意义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纲要》,阐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和中华文化的独特理念。智慧、气度、魅力,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自信和自豪感。 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必须贯穿国民教育。 2018年9月2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国学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以读、写、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经典学习方法,并提出建设国学经典朗诵工程经典陪伴我成长最美读书等一批校园阅读品牌已形成长效机制。 国家文件的相继出台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表明了国家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决心。 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调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重要性并推动具体实施。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华诗词大会》、《经典诵读传播》等节目反响热烈,不仅激发了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关注,也发出了积极的信号。社会各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最近热播的节目《平氏与人谈话》不仅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造诣,也感受到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的实践。 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和高深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他说:抛弃传统、抛弃根源,就等于切断一个人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动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认同,为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二

  百年历史变迁中的民族文化断层

  然而,经历了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颠覆,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 白话文运动蓬勃发展后,小学生不再读所谓笨拙的文言文。 他们都按照政府的要求,读着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赵朴初为首的老一辈学者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全国政协第八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幼儿经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提案1995年的会议指出,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空前的连续性,形成了一条永不干涸、从未间断的长河。然而,今天,这条长河正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在某些方面受到干扰。 不可否认,目前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学基础远不如上一代深厚,而我们后面的年轻一代的经学基础更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连读书都看不懂。古代文史哲经典,我看不懂。 提案深情地说: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灵魂的巨大载体。 它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这也是我们的民族千百年来屡遭重大灾难的保障。 强解体的纽带;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让这种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和民族罪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线表示深切关注,呼吁建立一个古典文化。幼儿青少年学校,让孩子从小学习古代经典,提倡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背诵历代重要的文史哲经典,同时引导学生从事古文、骈文、《诗词曲乐的写作实践》,否则进入大学后仅学习四年,根本无法担负起传承这一庞大文化遗产的重任。 提出这一建议的十位学者,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叶至善、启功、吴冷溪、陈黄梅、张志恭,都是深谙中国文化和学问的大师。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 不幸的是,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如今,距离该提案提出已经过去了20多年。 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改革。 然而,正如提案中提到的,大多数人连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经典都读不下去了。 情况没有改变。

  

  三

  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经典阅读工程

   2017年底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核心能力的内涵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高、审美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前所未有地被提及为核心能力之一。 的高度。 但在四项核心能力中,语言构建是基础。 没有语言的建构,何谈语言的使用? 思维和语言共同进步,相互依存。 没有丰富完整的语言,就很难有细腻深思熟虑的思维; 而审美和创作又离不开语言的建构。 孔子曰:言无言,行不远。 文学是指语言的美。 语言美是作品中人物、风景、情感、思想审美品质的基础,中华五千年文化以语言为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 虽然建筑、音乐、舞蹈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但语言和文字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我们古代圣贤的思想和智慧,大多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记录下来并传承至今的。 那么,如何构建语言呢? 我们都熟悉杜甫的一首诗:读万卷书如神。 语言的建构必须通过大量优秀经典的熟悉和大量名著的广泛阅读才能达到六经注我的水平,否则就很难脱口而出、潺潺文学。词汇。 因此,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注:语文学科到1904年才成为独立学科)就是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诵大量的四书五经和优秀的古诗词。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读什么和如何读。 学生需要读的是《经史》等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而不是二手、三手的所谓教科书。 学生需要阅读、背诵的是优秀的中国经典,而且应该只读中国最有智慧、最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个读什么的问题。 其次,是如何读。 古人在孩子们无法理解其含义的时候,就用白读的方式背诵它。 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是先记后悟。 童年时期,是孩子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应该把最精华、最重要的文化经典熟记于心,然后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反省。 丰富它、理解它、推广它。 但今天我们是先懂后记,甚至只懂不记得,或者懂了又记。 当然,我们现在也要求孩子背,但他们背的内容并不是对终生发展有用的经典,而是现代白话儿歌、段落等。而且,古代和现代所需要的背诵量时代也不同。 古代需要背诵的经典至少有十万字,四书总字数近六万字。 所以,古人只要上过几年私塾,语言建设就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信手拈来,能说成章、成词。 他们所朗诵的经典不仅选材精良,文字优美准确,而且意义深刻,思想深邃。 结果,读者不仅有出色的语言表现,而且有深思熟虑、深刻的思考。 文章具有高度的审美性,将中华文化融入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符号和精神基因。 古代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诵读中国经典不仅可以塑造中国灵魂,奠定精神基因,形成君子人格,还可以增强智力和智慧。 还培养了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能力,一举多得,受益终生。 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经典对于我们民族的意义,开始关注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

  

  四

  直面困难提升教师国学素养

  然而,在中小学推广国学经典背​​诵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认识不够。 数百年来的贬低中华文化和民族虚无主义,使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崇尚西方文明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他们不仅在衣食住行上追求西方生活方式,视西方物质文明为时尚、高端,在精神思想上也崇尚西方,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 一百多年来对西方文化的朝圣,是西方列强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后遗症。 并不是我们不想吸收西方先进文化,而是我们应该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和基础的。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的意义,我们就会用生命来捍卫这种文化。

  其次,教师缺乏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 虽然有很多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语文老师,但他们小时候并没有系统地读过四书五经。 他们没有在人生最重要的黄金积累期去记忆和储存。 当他们进入大学时,他们没有任何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关的课程。 所以对中国经典的研究几乎为零,中国教科书里只有十本《论语》和有限的《孟子》、《荀子》摘录。 现在任教的一线语文教师,大部分在大学时都没有完整读过《四书五经》,更不用说背诵了。 虽然近年来有些学校开设了古典文学通识课程,但课时较短、要求较低。 学生通过简单地了解一些经典常识,简单阐明课文含义,并谈论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来通过课程,而不注重数量。 记忆要求。 典型课程通常为每周 2 节 90 分钟的课程。 《大学》全文读一遍需要10分钟,背诵一百遍需要1000分钟。 一周两堂课,光背《大学》一百遍就需要11周,而我们每学期只有17周的教学时间。 古人以读书一百遍为衡量标准,结果就是能够背诵。 如果念一百遍还不行,就需要多念几遍。 而如果你背的次数还不够多,你还是要完成它并经常复习,这样你就永远不会忘记它。 我们在课堂上能背诵的次数只有三、五、七、八遍,并没有达到对经典的深刻理解。 因此,单纯依靠大学课程很难弥补教师在经典方面的不足。 而且,教师的古诗文积累也不容乐观。 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为例,学生平均背诵古诗词量在8000字左右。 成绩较差的只能背诵4000多字。 优秀的学生只能背诵12000字左右。 有些尖子生只能背诵12000字左右。 达到20,000字。 这样的基础,让我们的老师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对推动国文诵读感到不安,没有信心。 如果你自己没有读过、读不懂,你怎么敢教学生读书呢?

  第三,国学尚未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齐名的合法学科。 经典诵读每周最多一节课,根据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并未成为中考或高考的必修科目。 内容和目标要求也不明确,缺乏经典教育专家的指导。 尤其是由于上述师资培训不足,很多学校在诵读经典的发展上仍然自力更生,一步一个脚印,浅尝辄止。 一种自发探索的状态。 许多学校采用校本教材课程、课后社团兴趣班、语文课自发推广等方式。 课时严重不足,使得国学经典推广在广度、深度、系统性、序列性上不够。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生根据拼音朗读,或者讲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或者一个节日典故。 他们很少对阅读的质量和数量有明确的要求。 而且,无论年级高低,他们只是读书,而不是以读书为基础。 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提供入门阅读和讲解,没有一定的量,经典背诵很难实现质的飞跃。 而且,背诵经典的效果很难立即达到。 这就像农业。 播种后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除草和栽培的照顾,经过一定的生长周期才能结果。 见效的滞后性和时间、精力的积累,也使得教师无法坚定地推动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

  对孩子的经典教育需要志道、立足德、依靠仁、玩艺的良师启蒙。 因此,教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以及经典修养的水平,影响着我们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项目的质量。 然而,在国学方面有较高造诣的教师并不多。 我们应该做什么? 能不能等到培训出合格的师资后,再开始实施诵读经典工程呢? 不,时间不等人! 因此,我们首先要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的认识,把它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把它当作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来践行,热情地去做,而不是无奈和无奈地去做。不知道该怎么办。 行动。 其次,我们要为老师提供相对权威、适用的读物,最好有拼音、注释、介绍,最好有音频样读。 这可以帮助教师节省查找资料、校对版本的时间,免除教师因经典解读不同而不知所措的烦恼。 在经典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可行的背诵经典预案,与学生一起循序渐进地学习。 一起成长。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度的解释和介绍,但不需要解释的很详细,也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像语文课一样分解,因为经典的学习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重要的是把原文印在脑子里。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你会慢慢地有所感悟和理解。 小学生记忆力强,能集中精力多读书、多记忆。 虽然老师的记忆力不如学生,但老师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却很强。 经过几轮学生接过、重复,就能慢慢背下来,逐渐成为专家。 但这个周期比较长,必须坚持下去。 如果能坚持几年,教师的古典素养问题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学生也就不耽误了。 如果让家长参与到经典阅读过程中,老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就能更有效地实施经典阅读工程。 当然,如果将国文经典纳入高中、高考试题并占据较大比例,或者制定具体的经典诵读评价办法,那么经典诵读工程的实施就会更加合理。 。 毕竟,在追求功利效果的现实中,鼓励学生阅读、背诵与考试没有直接关系的经典著作,还是很考验老师的智慧的。 其实,如果我们深谙语文教育规律,熟记十万字的国文经典,读、写中文还不是问题吗? 更重要的是,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通过诵读、书写、阐释经典,有效地修德修人!

  摘自语文老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