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出殡时,贾宝玉结识了北静王,自此之后,宝玉常去北静王府做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秦可卿出殡,四王八公后人能到场的全部到场。地位最高的是北静王水溶。原文说当日惟有北静王功高,几代下来仍袭着王爵。言外之意是其他三王有王府之名,当家人已经不是王爷了。
北静王参加秦可卿葬礼三个不同寻常,透露出他的主要目的。
一,没有皇帝圣旨,北静王不能参加葬礼。
北静王的郡王身份,不可以随便参加他人葬礼。秦可卿不是贾母,毫无身份地位可言,不过是宁国公冢孙妇,在家族中地位最低。这样的人,让堂堂王爷亲自出面祭奠,本就不同寻常。
有人说北静王与贾家交好,人家愿意来参加没什么,更有甚者杜撰秦可卿出身高贵如何如何,其实都是臆想。按照古代礼制,不管什么原因北静王都不能随便参加秦可卿葬礼。
(第六十三回)天子听了,忙下额外恩旨曰: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钦此。
秦可卿葬礼要与贾敬葬礼放在一起看。贾敬葬礼写得简略,规格一定比秦可卿要高。贾敬死的时候,皇帝亲自下旨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
准其二字证明王公这个等级,没有皇帝的旨意,不准私下参加葬礼。北静王不顾皇帝旨意,执意出席是对皇帝大不敬。
二,北静王标榜众望所归。
(第十五回)北静王说: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贾政忙躬身答应。
北静王太大不敬。什么叫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是以寒第高人颇聚?
海上众名士,代表了天下奇人异士。就像韩信、张良、汉初的商山四皓明初的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基,乃至于姚广孝这些人不为皇帝所用,聚集在一个藩王府邸做什么?
海上众名士大多怀才不遇,满腹牢骚。要与朝廷上的文武对立。这些处江湖之远之人,最是不安定因素。一两个叫养清客,一群人聚在一起,会出问题。北静王邀请贾宝玉过去,岂有不被的风险?
北静王网罗这么一群名士,还拉拢贾宝玉去参与,安的什么心?万一这些人鼓噪一些不轨言论,贾宝玉和贾家跑的了么?贾宝玉啊,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三,北静王将御赐鹡鸰香念珠送给贾宝玉。
(第十五回)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伧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
北静王出门不可能没有随从准备礼物,可他竟然将鹡鸰香念珠送给贾宝玉,就太过分了。
鹡鸰香念珠是御赐的。御赐之物,第一不能随意佩戴。应该放在家里收起来,甚至为人臣子需要供奉起来。北静王毫不在意将之戴在手上。这是大不敬。
第二,御赐之物绝不可以转赠他人,北静王也毫不在意,是更大不敬。
北静王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在君为臣纲的古代,他这三个举动体现出逆臣贼子的样貌。他来秦可卿葬礼,又岂有好心?
皇帝赐他鹡鸰香念珠,取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之意,鹡鸰也是兄弟代称。
皇帝对他以兄弟之情拉拢,本就极为重视,也体现出北静王却有皇帝忌惮的实力。
他却转手就将皇帝的兄弟情弃之不顾,与贾家叙起兄弟情。难免令人侧目。
人多眼杂,北静王做的明目张胆。势必会被皇帝知晓。皇帝如何看北静王?如何看贾家?
北静王参加一个无关紧要的媳妇葬礼,证明与贾家交情莫逆。四王八公又集体出席,当初他们祖宗就是战友。时至今日各个背后都有潜在势力,又都不臣服新皇帝。此番借秦可卿葬礼,公然表现出结党之意。
皇权不容侵犯,岂能容北静王等四王八公酣睡在侧,令皇帝寝食难安?
所以,北静王有不臣不轨之心,借秦可卿葬礼坐实贾家与他结党,离间贾家与皇帝关系。皇帝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不容许任何人挑战皇权,威胁皇位。贾家夹在其中,怎么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