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人没有手表,但他们同样需要生活、生产。
于是,一系列问题出现了。
究竟什么时候外出渔猎?什么时候播种粮食?什么地方有猎物?什么地方有浆果可以采集?
当一个部落,有的人外出采集,满载而归,而有的人外出,却成为了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再也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
这些问题是古人亟待和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慢慢的,部落中的古人意识到了两个概念。
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方位。
这两个概念进一步延伸,合二为一,即是我们所说的宇宙。(《淮南子》曰:“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这是人类的终极问题,甚至超越生死。
于是,人们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不到答案。因为拿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都不精准,会随着变化而变化。
人们必须要找到一个永不会改变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起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的物体。
于是,部落中的智者抬起了头,仰望天空,冥思苦想。忽然,一念之间,想通了。他发现了天体和星星运行有规律,而且长期不变。
通过长期的观察,人们确定了天文作为指导生活生产的参照物,是最为合适的。
并且,在天体运行的规律中,找到了天的中心。
这个天体象一个大大的表,罩在人们的头顶,随时都可以看到。而且,通过天的中心与其他星体变换的规律,也解决了方位的问题。
于是,长期困扰人们的时间和方位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
这是人类文明跨越式发展的基石。
天的中心是谁?
古人认为,天的中心就是北极星,因为它靠近北极,故名曰北极星。
现代天文观察,其实北极星也是会有变化,但是每次变化的时间非常长,只不过,在人短暂的生命中,这种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
因为古人通过肉眼观察天球,能看到的5000多颗星星,唯一不动的只有北极星,所以人们认为北极星是天球的中心点。
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北极星,又称它为“中宫”,而且以它为标准,将周围其他各星为一垣,称为紫薇垣(三垣之一,以后再聊)
太史公在《史记 . 天官书》中大为赞叹:
“中宫北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
由此,我们知道,古人把北极星尊称为“帝星”,而紫薇垣内的其他星体,是作为三公、正妃、后宫、藩臣仅仅团结在帝wang周围而存在的。
这是,我们古人经典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佐证。
当孔子之时,对此论断更是加以肯定。《论语 . 为政》开篇,就讲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孔子这句话,究竟是哪门功课上讲的内容,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夫子授课的对象是官员或者准官员。
直白说,不是夫子给官员讲天文知识,就是给即将入仕的官员讲天文知识。
目的是希望官员做一个通天文、晓地理的通透的人。
只有通透,只有天人合一的一以贯之,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随着,上古之人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大。当人们,在实际中运用口口相传的天文知识,指导生产、生活的时候,发现北极星的位置有所不同。
道理很简单,假设北极星不动,由于地面观察的角度不同,自然在不同区域观察北极星的高度不同。
人们很快发现了这个规律。于是,北极星又有了辩别方位和南北远近的作用。
特别是到了大航海时代,通过北极星辩别方位和远近的作用,成为了水手们必须掌握的功课。
《武备志》中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记录:
“开船乾亥离石栏,水十五托,看北极星四指......看北极星七指......看北极星十四指......”
这种神操作,大概是用手指计量北极星的高度。
导航水手将手臂向前伸直,五指并拢置于水平,看看北极星离水平的手指差几个手指就是几指。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手指不一样,为了更精准,人们统一改为十二块乌木板,测量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发展,北极星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成为了人们外出时简单而又可靠的导航仪。
直到今天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与普及,北极星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人们也终于成为了没有导航就不敢出远门的笨蛋。
公众号:在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