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客人对命理十分感兴趣,但又畏于“命会越算越薄”之类的传言,对命理始终敬而远之。

我的看法是,算命确实要分人,有的人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有的人却容易被命理束缚,不适合算命,我把它们分为了这几类。

这些人群不适合算命

1、孩子

对于孩子,尤其是未上大运的孩子,不建议父母为其批命,即使是读了小学、初中,如无特别顽皮或病症之类,也通过正常的教育手段引导即可。因孩子本身具有无限的潜力,而算命是对这些可能性加上一道无形的束缚,不利于孩子成长。

另一方面,命师的言辞亦难以把控分寸,说优点父母容易骄傲,说缺点父母容易难受,关心则乱,都容易把得失心、功利心加于孩子身上。这些都容易让孩子的命越算越薄,因此父母切勿患得患失,平常心正常教育即可。

等孩子上了高中之后,心智较为成熟了,又面临着文理分科、大学选专业、毕业找工作等事项,通过命理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擅长领域,才是适宜算命的。

2、老人

老年人与其说是不适合算命,倒不如说是不需要算命。普通的老人,因其一生大致已经定型,再难掀起波浪,即使运势喜用神到位,也不过怡然平顺而已。

睿智的老人,深厚的阅历与智慧,让他们不必借助术数,便能明世间之成败得失,古人太公姜尚,今有褚公时健,背运则明哲保身,乘运则顺势而为,非算命所能束缚。

而对于大多数老人,身体条件和青中年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一些轻微的命局刑冲、犯害太岁,对青年人尚不足道,对老年人则容易带来较大影响,因此不论其是好运坏运,均需注重日常保健护理,不必算命了。

3、行动力不足之人

改善命运,是需要知行合一,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一个行动力不足的人,即使知道症结都容易懒惰而不去做改变,又怎能在根本上做到改善命运呢?《楞严经》记载“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果一个人不能真正行动起来,即使是佛祖本人宣说的道理,也无法改善他的命运,又何指望算命呢?

4、内心彷徨,但算命多次的人

这种情况下,不可算命,容易将命越算越薄。因其内心毫无定见,逢甲命师则欲求官,听乙命师而又恋财,说风便是雨,最终原地转圈,空耗时间与金钱,反不如制心一处,朝着一个方向坚持,尚能有所作为。

5、内心笃定,知道自己该怎么走的人

这类人也不必算命,其智足以明理,其勇足以任事,是掌控命运之人,此时最需将精力、时间用在实务之中,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必大有可为,万不可“务虚”以求命理,舍本逐末。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算命,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算命呢?

1、青年人

青年人适合看看命理,因青年人往往面临着许多选择,从大学的择校、选专业,到读研还是工作,去哪个城市,选什么行业?再到和谁结婚,何时生子?无不充满着未知性,而大多数人的青年时期,都有过一次以上选择错误,导致日后的叹惋,假如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能做到知己知彼、谋定后动,必然能够更有效的规划好人生的安排,事半功倍。

2、中年人

青年人看命理,是为了预见,中年人看看命理,则大有预防的作用,有的人一路随顺,从青少年开始,便是学霸、名校、高薪,事业有成,其志嚣嚣,乃谓事无险阻,人定胜天。但时有否泰,月满则亏,拐点总在不经意间出现,于是昌星折戟,熙来沉沙,事与愿违,壮志未酬。

因此人到中年,假如还有大事业、大规划要去实现,是应该看看命理的,尚有好运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入衰运者,明哲保身,急流勇退。

而有的人,大半辈子碌碌无为,仍怀老骥伏枥之心,亦可看看命理,究竟是李广难封之辈,还是渭水垂钓之翁,均可在命格运势中,找到更适合自己下半生的道路,哪怕无所建功立业,但生活随顺,亲友和睦,乐天知命,怡然自得,也是难能可贵的境界。

3、内心彷徨,但重来没有算过命的人

这种是可以算的,每个人都会迷茫,李太白谪仙之才,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时候,何况与芸芸众生呢?假如身边的亲友皆无法助力,如同身处在一个阴暗密闭的空间,看不到希望或方向,这时候不妨求助一下命理,知运势之沉浮,审自身之进退。前路不通者,可悬崖勒马,另谋出路;为山九仞者,须砥砺坚持,不至功亏一篑。

4、内心笃定,但是对未来发展没把握的人

这种人也是可以算的,内心笃定,知我之所求,舍得之间拿得起放得下,唯独对未来的发展不甚清晰,那么借助术数这个预测工具,命不仅不会越算越薄,反而会越算越厚,犹如一个远行的人,提前看好天气,规划路线、准备相应的工具,方能足行千里。

以上各种的情况,有两点满足,即可列为适合或不适合算命的类型里,诸君可各自参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有人因算命而知其重心所在,扬长避短,一飞冲天,有的却因算命而愈发寥寥自忿、裹足不前。

生命犹如一趟旅程,命理只是一个天气预报,预示了未来的晴雨晦明,我们无法决定天气的变化,但我们能决定旅途的意义,厚薄由我不由天。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