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三候都是什么 秋分后的第一个节气是什么

秋分是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每年阳历9月22日或23日。秋分时太阳到达黄经180°,这一天白昼和黑夜几乎相等,标志着秋季正式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秋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农民们收获的时节,所以有着丰收的象征意义。

秋分时节,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秋风习习。在中国传统农谚中,有“秋分寒露,冷热相宜”之说,意味着这个时候正是适宜种植冬季作物的时候。秋分也是一个关于天气的重要标志,人们可以通过秋分时节的气候变化,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走势。

在秋分后的接下来的15天内,又会分别出现三候,分别是“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和“菊有黄华”。这三候分别标志着秋天的深入和气候的变化。鸿雁来宾意味着候鸟开始南飞,预示着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雀入大水为蛤则表示秋天的雨水较多,水生动物开始活跃;而菊有黄华则是菊花开始盛开,秋天的景色也因此而变得绚丽多彩。

秋分后的第一个节气是白露

在秋分之后的15天,就会迎来下一个节气——白露。白露是秋季的第七个节气,每年阳历9月7日或8日。白露时节,天气已经明显凉爽,早晚温差较大,植物开始逐渐凋零,草木落叶,露水也开始凝结成白色的露珠,因此得名白露。

白露时节,气候逐渐转凉,人们需要开始注意保暖,特别是早晚时分,要注意增添衣物,以免受凉感冒。而农民们也需要开始收获秋季作物,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人们还会在白露时节举行一些民俗活动,比如赏菊、赏月等,以此来感受秋天的美好。

秋分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开始,而秋分后的三候和白露节气则进一步说明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这些节气和候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界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以上小编给大家带来这些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