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一个相对于西学的概念。 学者季羡林认为,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财富都可以称为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集中体现。 它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认同,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力量。 国学经典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较强时空穿透力的典范著作,如著名的朱子、白家著作、十三经、蒙古著作等。以及中国几千年的学术思想。 的结晶。 国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文化特质、精神高度和伟大的现实意义,赋予了它跨越时空、民族的生命力。 我们要读国学经典,从国学经典中吸收思想教育的养分。 对于个人而言,国学可以给我们丰富的精神滋养;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中华经典的思想智慧精华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精神支撑。

  中华经典思想教育资源

  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并不是保守、倒退,而是面向未来、启迪未来、吸收其中精华,创造未来。 中国经典的主要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知识层面,即中国经典中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也是其最基本的内涵。 其次是学术和记忆水平。 国学经典是中国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学术记录,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经济、哲学、音乐、建筑、算术等方面。 三是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层面,如儒家所倡导的礼、义、仁、智、信,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准则。 君子之德,小人之德,草风必死,仁者爱人之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者胜。他人强,战胜自己者强等等,都包含了中国古代圣贤的处世之道和道学之道。 第四是民族精神层面。 例如,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怎能说我无衣呢?我与君同袍!大王起兵时,我修我的枪,我与你同仇敌忾! 团结起来抵御外敌的爱国情感,文天祥的自古生无死者,留一忠心照亮历史,辛弃疾的完成天下君事,生前功名立于世 等都表达了对家人的捍卫。 爱国主义精神;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平坦,君子以德载物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些都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食粮。 可见,国学经典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资源,而且具有深厚的立德铸魂的思想教育资源。

  国学经典的思想教育功能

  中国经典的思想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承中华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中国传统经典蕴藏着大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民族发展的力量。 二是修身养性的功能。 通过传播中华经典,将其渗透到学校课堂、社会课堂,帮助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良好品格,陶冶心灵,增强民族责任感。 前者体现社会和国家的价值观,强调民族精神的存续; 后者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价值观,注重个人生活的发展,塑造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 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然而,发挥中华经典的思想教育功能的关键在于科学把握其教育价值,正确合理地开发利用经典资源。 当前,普遍存在着背诵国学的热潮,但也引发了一些讨论。 核心问题在于,不能正确把握国文典籍的教育功能尺度,不能很好地区分国文典籍的教育价值和娱乐价值,从而使国文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化、功利化的产品。 一方面,一些人过分强调中国古典文学的政治功能,最终使中国古典文学成为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疏远了人民。 另一方面,有些人却耸人听闻,过分强调中国古典名著的娱乐功能。 他们美其名曰国学,实际上是打着国学幌子做的事情,庸俗化甚至背离了国学教育的初衷。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功利主义、形式主义主导的传统国学教育。 中国经典不是功利主义的载体,也不是形式主义的附庸。 从教育内容上来说,国学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弹古筝、背唐诗宋词、练武术,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儒家教学。 。 现在很多幼儿园或者国教机构打着国教的牌子,要求孩子每天给父母洗脚、打坐、读书。 但他们无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使国学教育陷入形式主义、形式主义。 功利主义的陈词滥调。

  中国传统古典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策略

  那么,如何合理发挥国学经典的思想教育功能呢? 这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堂教育作为青少年启蒙思想、塑造灵魂的主要场所,应首先重视课堂教育。 在教育的不同阶段,普及国学经典,充分发挥国学经典的思想教育功能,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更新课本、课外等教育内容。阅读、开发教育平台、创新教育模式。 中小学层面,语文经典思想教育资源可以充分融入语文课和思政课。 这就需要教材编写者、教师等充分重视国学经典的积极教育功能,合理适量地整合国学经典的编撰和发展。 进入教学内容系统。 在大学层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功能,将国文经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分融合,实现国文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立德树人。 同时,开设相关选修课、精品课程等也是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好途径,让学生不仅能读懂经典,还能诠释和实践经典。经典。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主动丰富自己的国学知识,培养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尚的道德操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做到言行统一。 。

  除了课堂教育外,积极开展第二课也是了解国学经典、吸收思想教育养分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真知来源于实践,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具体的社会实践。 开展国学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 开展国学辩论、国学讲座、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最终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国学熏陶。并获得丰富的知识。 爱情的积累,美好情感的培养,崇高精神的铸造。

  此外,发挥国学经典的思想教育功能,还应充分发挥当今网络媒体和数字技术的作用。 当今时代,在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媒体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媒介和教育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不再只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多地融入了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教育元素。 。 这是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传递教育信息的过程。 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改变,教育的形式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时代,国学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实现国学教育由口头传播向智能传播、由纸质传播向数字化传播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受众范围和教育意义。中国传统经典教育的有效性最大化。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媒体平台进行把控,比如设立专门的国学教育平台,推送优质的国学教育资源,做好网络信息的审查工作,防止国学走向低俗化、功利化。

  (作者为宁波财经大学讲师,本文为浙江省社会科联科研项目《多元社会思潮影响的时空演化、风险画像及应对研究》)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大学生[No.2022N90]项目阶段性成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反应研究***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讲话》【第19TZTSKC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