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一位叫做吴唐的官员决定在淮阴修一座“清江城”。结果这座城修到最后,却出现了石料短缺的问题。
不过吴唐对此也有预案。江边有个石拱堆,随便拆点石料下来就行。然而,他们拆到一半时,突然发现一块石拱上刻着几行字:“刘基造,吴唐拆,拆到此块拆不得;拆一块,还十块,还落浑身不自在。”
吴唐大惊失色,对着这行字纳头便拜,并叫停了大家。而这些被挖出来的石拱不多不少,刚好把新城建完,一点都没有浪费。
恐怕有些朋友,已经能猜出来这个“刘基”是谁了。他正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刘伯温。据说他不但预言了明朝的结局,甚至连清朝灭亡后的历史都给算到了。
那么,刘伯温都有哪些惊世骇俗的预言呢?他的预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他年轻的时候是一名隐士,后来看中了朱元璋能成大事,于是出山辅佐。
据说,朱元璋在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时,刘伯温曾经陪同朱元璋指挥作战,结果他突然念念有词,随即不由分说,拽着朱元璋就跑到了旁边的小船上。朱元璋刚要发作,只听一声炮响,刚才二人所在的旗舰竟然已经被陈友谅的火炮打得粉碎了。
但这个“战绩”对刘伯温来说,算是小事一桩。传说中刘伯温最著名的预言著作,是他的“烧饼歌”。
这个烧饼歌是怎么来的呢?简单来说,朱元璋登基为帝后,将刘伯温封为御史中丞、太史令,并兼管钦天监。钦天监是一个掌管天文、观测天象的部门,古人认为国家有什么大事发生的话,上天会提前降下示警。所以这个钦天监是一个能跟老天爷交流的职位。
有一天,朱元璋突然对刘伯温的工作有了兴致,就打算召见刘伯温,问问他这几年夜观天象都看到了什么。而刘伯温在进宫的时候,朱元璋正在吃饭。
不过刘伯温毕竟是陪朱元璋打天下的老战友,所以朱元璋非但没叫刘伯温等自己吃完再进殿,还打算逗一逗他。于是朱元璋把自己只啃了一口的烧饼倒扣在了碗里,然后问刘伯温,你猜这碗中是何物?
朱元璋虽然登基之后手段酷烈,但是刘伯温没做亏心事,自然不怕说句话就被朱元璋砍了。于是他不慌不忙地对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话说到这份儿上,也没什么可继续问的了,毕竟人家朱元璋九五之尊,说什么话得字斟句酌,就算是烂菜叶子馊米饭也得说成是珍珠翡翠白玉汤。于是两人哈哈一笑,就边吃边谈了。朱元璋也不含糊,直接开篇明义,求问大明江山日后如何。
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刘伯温哪能直说?因为干术士这一行,也是很有风险的。毕竟人家要探究的是周天之变,命理之数。而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定了的命运就是定了。
刘伯温执掌钦天监,“私窥天数”也就算了,现在朱元璋还要他把这些东西透露给自己。真要是朱元璋得知消息后“逆天改命”,改变了“世界线”,这可就是妥妥地欺天了,二人都遭天打五雷轰也不算过分。
不过朱元璋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也懂点事儿,倒也没有强求刘伯温给他个明确的交代。于是,刘伯温作歌一首,把朱元璋求问的东西以一种隐晦的形式道了出来。后世之人根据朱元璋这次和刘伯温的见面,将这首歌称为是“烧饼歌”。这首歌现在仍有全文流传。我们在这里就说几个比较“神”的事情。
朱元璋最关心的,肯定还是这朱家还能坐几年的江山。刘伯温对此的回答,是“我主万子万孙”。
朱元璋一听就舒服了,毕竟这“万子万孙”,可以从两种方面来理解,一种是“万世一系”,大明江山传了万代千年。这当然是大好事儿。而另一种是自己的子孙能繁衍地成千上万。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朱家江山都能坐很久了。
只是朱元璋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他的这两个想法都不对。因为从结果来看的话,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正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所以这“万子万孙”,其实是这么个意思。
当然,这些不可能是现在的朱元璋能知道的了。但他也明白,世上无不亡之国。所以他还有一事不明:江山最后会落于谁手?
刘伯温回话也很谨慎,说是会落在胡人之手。朱元璋就奇怪了,常言道胡虏无百年之运,什么胡啊这么厉害?
对此刘伯温没有接茬。毕竟他要是挑明了是女真,那自己性命就不保了。他回答道,这个胡人朝的持续时间是“二八秋”。朱元璋一听这个就放心了,二八一十六,这不就十六年,也算能接受。
而朱元璋可能没想到,他又被刘伯温忽悠了。因为清朝自从皇太极正式称帝,与大明朝分庭抗礼,到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以来,持续时间是276年,四舍五入的话,也算是“二八”的二百八十年。
除了上面说的内容以外,刘伯温这个“烧饼歌”还把清朝的事情预测了个一溜够,比如康乾盛世,嘉道中衰,同光中兴,最后亡于***党之手之类的。朱元璋听得迷迷糊糊,最后只好叫人把这“烧饼歌”记录下来,请刘伯温回去,自己细细琢磨。
这就是刘伯温《烧饼歌》的来历。看到这里,恐怕有不少朋友会好奇了,烧饼歌真的那么准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烧饼歌虽然看起来云山雾罩,但是内容浅显得不行,大部分史实基本就是一眼能看懂,说白了就是个明清要事“大串烧”。至于民国建立后的部分,那就全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类的套话了,完全没有之前聊明清时期“指点江山”的锐气。
而且最让“烧饼歌”大失水准的,就是里面的一句“梦奇有字得心惊”。它说的是崇祯皇帝午夜梦回,梦见有个老人在他的掌心写了一个“有”字。崇祯不解,就问大臣这是什么意思。大臣纷纷表示这是喜兆啊,有总比没有好。
然而,崇祯皇帝身边的太监王承恩却大惊失色,偷偷告诉崇祯,这是个恶兆。因为“有”字的上边,是“大”字没了一捺。而下边,是“明”字少了半边。也就是说,这个“有”字的意思,是大明要没一半。
这个“史实”,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段子。除了计六奇的《明季北略》以外,也没有任何的史书对其有记载。所以根据史学界“孤证不立”的态度,其可信度是十分可疑的。
因此,大部分人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烧饼歌”大概率是清末***党的附会之作。而且在史料上,刘伯温本身也没什么被实锤了的预言能力。毕竟真正的大预言家,写出来的东西那都是奥妙无穷,被千秋传诵的。
比如唐朝袁天罡、李淳风所写的《推背图》,里面可谓是各种天象、谶纬、阴阳五行八卦轮番上阵,直到今天都很难有人能破解其中的预言。相比之下,刘伯温所传下的只有“烧饼歌”这种打油诗一样的东西,哪个更专业可谓是高下立判。
然而,刘伯温的名气可不是清末的***党吹出来的。实际上,关于刘伯温神机妙算的传闻,早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在江湖传言中,刘伯温呼风唤雨,点石成兵,跟诸葛亮几乎差不多了。
但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名气大,那是因为有《三国演义》的宣传,而且论才能,属于是萧何、张良、韩信的工作一肩挑,也有“武庙十哲”的军功。相比之下,刘伯温最多只能算个张良,没有军功也没有名著宣传,为什么会那么火呢?
这就有两点原因了。首先,神化刘伯温,属于是朱元璋故意为之的。朱元璋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淮右布衣”,对于底下的文官神化自己的态度非常不满。但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朱元璋还是得做点功课。
所以,他就把重点放在了掌管天象的刘伯温身上,毕竟刘伯温是管“通天”的。朱元璋下诏称赞刘伯温,说他是个神人,看出自己自有天象,才来投奔云云。
刘伯温当然不敢接受这个。毕竟他对于自己的斤两是有认知的,随便说自己是神人,这要是得罪了真的神仙可咋办?所以他坚决推辞,说我担待不起,我做的正确决策那都是神仙托我之口说出来的。虽然能看出来刘伯温的谦逊,但他的这一番话,也算变相承认自己能通神了。
而刘伯温死后,他的后代则花了大力气来宣传这位祖上,他们捐钱给寺庙、道观等迷信场所,希望他们能给刘伯温说说好话。普通的老百姓们当然没有分辨史实的能力,因此也就把这些“神机妙算”的宣传当了真。
随着刘伯温的名气越传越响,后世不少商人也发现,刘伯温已经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不管写点什么传奇小说、怪力乱神的故事,还有一些奇门遁甲、奇技淫巧,只要贴上了刘伯温的名字,那就能够大卖。
当然,这个情况我们很熟悉。当今电视剧要是提到了古代探案的题材,那男主角不也大部分是狄仁杰吗?
如此一来,刘伯温的名声自然是被越炒越高,甚至有比肩诸葛亮的趋势。不少人甚至吹出来了个“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问题是,刘伯温在明朝开国功臣里只能排个“诚意伯”,虽然明朝开国功臣里有爵位的文臣,也就李善长、刘伯温和汪广洋。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唯一一次失算,就是没想到诸葛亮能提前预知自己会挖他的坟。虽然这个说法是个段子,但是也能看出来民间对于这两人的智力如何,还是很有定论的。
不过,刘伯温在算命这一块的“IP”,终归可以说是被牢牢地竖立起来了。民间传说,刘伯温的死也是“假死”,他立下了36个墓地,让所有人不知他葬于何处,然后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而三百年后的1848年,一本叫做《滴天髓》的命理书横空出世,至今仍是我国“命理学”的代表作之一。但这本突然冒出来的算命术,早已被人标注过。至于原作者是谁,据说正是从庙堂中脱身归隐山林的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