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由京鲁书院与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期国学与传统文化教师培训班圆满结束。 为期4天的课程,让老师们体验到了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茶道、香道、礼仪等艺术形式,甚至近距离观摩了《论语》等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 》和名家的《悟道》。

  

  京鲁书院承载着千年书院的气节,肩负着振兴传统文化的使命。 开院以来,已举办近百场以国学为主题的集会、讲座及各类活动,被评为中国十大书院之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京鲁书院联合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开展2018年暑期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项目。文化教师培训课程。

  此次培训不同于平时的讲座形式,而是将讲授、实操、试讲相结合,让学员之间、学员与讲师之间充分互动,从而达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效果。学习。 8月4日,来自山东、广西、四川、北京等全国各地的数十名教师齐聚北京西山风景区脚下的京鲁书院,举办了一场诗读、书读、礼仪的教学盛宴。和音乐。 。

  

  什么是国学、传统文化? 文军院长,京鲁书院执行院长,研究国学多年。 她通过经史对照、以史解经,阐释了浩瀚国学的根源。 如何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课程,是为了道。

  比如如何进行节奏启蒙教学? 那你就得向张旭英老师学习。 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诗词与韵律启蒙》的教学与研究。 背诵和吟诵,直到节奏清晰、发音连贯。

  至于如何启蒙孩子的中国智慧,游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中国研究与历史密不可分。 参观故宫、故宫、天坛等名胜古迹,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国家历史、古建筑和五行。

  

  俗话说衣之美谓华,礼之大谓夏。 中华民族的典故由此而来。 赵双玲老师用生动有趣的礼仪课演示了坐姿、站姿、鞠躬、拍手等中国礼仪; 他还分享了二十四节气儿歌、接龙游戏、BINGGO游戏、点兵游戏、扭乐游戏等寓学于乐的教学方法,被称为技能。

  书法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毛笔临摹是必不可少的。 听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段君平先生的书法讲座后,学生们还可以现场抄写经文练习书法,并相互点评。

  

  用香也是古人的习俗。 熏香器具的种类和用途多种多样。 王亚红老师对香文化的讲解,以及压香灰、压香印、烧香的各种操作,真是让人兴奋不已。

  与香相比,茶道要流行得多,喝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欣赏现场茶艺表演,在古朴朴素的环境中优雅地泡茶,品茶论茶香,是生活中一件美好的事情。

  

  京鲁书院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是以国学为基础,先学道学后学技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次培训的另一大亮点是采用分组教学,让各组成员充分参与并积极互动和讨论。 教师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氛围浓厚; 课程结束后,老师们均获得了中国教育服务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希望参赛教师将这种精神带到课堂和学校,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国学得以弘扬。